[其他]一种配缝纫机用的三线包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0229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2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仲崇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崇九 |
主分类号: | D05B3/24 | 分类号: | D05B3/2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张积明 |
地址: | 山东省章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纫机 三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纫机械领域。
目前,一般的三线包缝机是单独使用的,这种单独使用的包缝机有很多优点,但最大缺点是结构庞杂,价格昂贵(300~500元),难以普及。于是,出现了一种小体积的、可与缝纫机配套使用的三线包缝机。使用时,放在缝纫机台板上,配上缝纫机支架、台板、踏板、飞轮和皮带来进行三线包缝。其三线包缝结构仍自成一体,也就是说,配上架子后可单独使用,因此,体积也不可能太小,价格仍较高(百元左右),亦难以普及。
最大限度的利用缝纫机的功能,减小体积,降低造价,使缝纫机兼有三线包缝功能,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包缝原理与已有技术基本相同。已有技术的包缝原理(见图2),其动作顺序是:第一步,直针穿过大弯针线环向下运动,穿透布料到达针板下;第二步,小弯针穿过直针线环向右上方运动到达针板右侧;第三步,大弯针穿过小弯针线环向左上方运动到达第一步位置(布料上方)。如此重复动作。本装置与已有技术不同的是:已有技术把大弯针、小弯针安装在针板之下,大、小弯针绕两轴转动;而本实用新型将大弯针、小弯针都处理为作直线运动的直杆针,这样可把两针安装在针板之上,解决了因缝纫机针板下面无空间、无法安装弯针的难题。这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关键之一。另外,本装置实现三线包缝的巧妙所在,除摆梭系统和控线系统外,几乎完全利用了缝纫机的功能,只是补上了以形成三针系统的两针装置,以及为实现两针装置所必须的部分。取缝纫机机头之动力,通过协调部分,驱动两针与机头直针形成三针运行,以完成包缝。本装置主要由:滑轨、滑板、拨针装置、横针底针、框架和针板组成。滑轨与框架连接。滑板装在滑轨上,可在滑轨上上下滑动,滑板上有一柄口,可与缝纫机针夹柄部相衔接。拨针装置为两个带曲线槽孔的拨针板,拨针板通过轴座吊在框架之上、可以左右摆动,滑板通过穿过拨针板曲线槽孔的滑杆与拨针板滑动联接,以带动拨针板。拨针板经一滑动联接驱动横针作左右横向直线运动,底针作左下右上方向的斜向直线运动。底针和横针通过四个滑孔支撑在框架上,整个框架固接在针板之上,控线系统安装在外壳上。由于底针作斜向直线运动,须通过针板,故针板开有可供底针通过的孔,这个孔与直针通过针板的孔相通,另外,针板上还有一供底针线穿过的孔,针板上还开有送布牙孔,以便送布牙的齿部向上露出和前后运动。同时,也须配一个在第一行齿下开豁口的送布牙,送布牙与缝纫机送布牙比较,第三行齿少了三个,与第二行齿前后对齐,该送布牙为缝纫、包缝两用。另外,并配有一个缝纫、包缝两用压脚。该压脚与缝纫机压脚比较,其机针通过处的长条状纵豁改为在右侧开口的横豁,豁口处留一尖尾部朝后编结导舌。压脚的前半开有一较短的纵豁,对三针的要求是:直针与缝纫机针杆相似,有一柄台,且柄台平面与穿线孔方向相垂直,使安装在缝纫机针杆上后,线槽在前,穿线孔呈前后方向,底针为一钩状直杆针,其钩的端部开有一安装后呈上下方向的穿线孔。横针为一曲颈的端部有一安装后呈前后方向的穿线孔。使用时,先将缝纫机针板卸掉,将所说的压脚、直针、送布牙代替原缝纫机的相应部分。将装置的滑板柄口与缝纫机针夹柄相衔接,然后将装置的针板放在原针板部位,用针板螺钉固定。启动缝纫机时,往复运动传至机头直针,同时由针夹柄传给滑板,滑板带动拨针板左右摆动,拨针板驱动横针和底针的横(斜)向往复运动,与直针的上下往复运动构成三针运行系统,拨针板上的曲线槽孔的设计,以保证三针协调动作,符合包缝原理为原则。
由于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缝纫机的功能来实现三线包缝,因此结构简单,体积甚小(比香烟盒略大),价格低廉,性能良好,安装使用方便,以便简单的装置使缝纫机增添三线包缝功能,方便了用户,但本实用新型离开缝纫机不能单独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为外壳,2为滑杆,3为拨针板,4为滑轨,5为滑板,6为原缝纫机针夹部分,7为直针,8为针板,9为滑孔,10为底针,11为横针,12为框架。图2为已有技术包缝原理图。(a)第一步,(b)为第二步,(c)为第三步。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缝原理图。(a)为第一步,(b)为第二步,(c)为第三步。图4为送布牙。1为供底针通过的豁口。图5为压脚。1为横豁,2为纵豁,3为编结导舌。图6为针板。1为底针线孔,2为底针通过的孔。图7为拨针板。1为曲线槽孔,图8为两针;(a)为横针,(b)为底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崇九,未经仲崇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支撑架塑料薄膜温室
- 下一篇:连续式热电偶模拟线性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