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QJ-80单板计算机无效
申请号: | 85200286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28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南峰;孙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20 | 分类号: | G06F15/20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兰芝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qj 80 单板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微型电子计算机
八位的单板微型计算机(简称八位单板机)具有设备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廉使用灵活等特点,为工业控制设备,机床改造、智能化仪表和教学实验所大量采用。使用Z-80CPU的单板机因功能较强而跃居于八位机之首,目前国内最流行的TP80lA机的原型是美国SD SYSTEMS公司的Z80学习机(STARTER KIT)。TP80lA对它的部分软件做了改进。但尚有不足之处。以后国内又出现了它的改进型CMC-80、TP801B,以及能使用BASIC语言的机型BCM-Ⅲ,PZ-80等。使用BASIC语言在工业控制应用时有执行速度慢,或成本增加等问题。
目前,人们对单板机感到不便之处主要有:
1.键盘操作繁琐。例如在比较新型的TP801B的单板机上完成EPROM予检和编程时,除打入必需的地址外,前后要寻找7个不同的键,共操作11次。(参阅北京工业大学“TP801BZ-80单板机使用手册”)。
2.在由磁带向计算机输入程序(加载)时须反复试调录音机放音电平,即使较新的微机系统APPLEⅡ也是如此。(参阅DJS-034微型计算机系统使用指南第四章§1(三),该机是APPLEⅡ同型机)。
3.单板机用人工汇编时工作量大,效率低、质量差。如借助于微机系统来开发,是一个低成本的解决办法。但许多单板机没有标准通讯口或相应的操作软件。只有TP801B能经过磁带接口直接与TRS-80(或它的同型、变型机TP803、TP805等)通讯。而TRS-80机型标准化程度低,有些单板机自备开发能力,但相应增加了每台单板机的成本(如BCM-Ⅲ等)。
4.TP801B只是部分地解决了一般单板机中的断点残留问题。如果调试过程中对计算机强行复位或执行用户程序后自动返回监控初始状态,仍将造成断点残留。
5.用户难以利用TP801A监控中的数据输入——显示功能。TP801B和CMC-80只提供了一些低级子程序。(TP801BZ-80单板机使用手册4.1、4.2)。用户经常需要耗费相当的工作量占用很长程序篇幅自行设计。
6.一般单板机的随机存贮(RAM)区和只读存贮(ROM)区是加以区分的,两种片子不能互换。TP801B中是用开关切换来解决两种片子的任意互换问题。
7.现有单板机板面较大,标准化程度低,不便于安装在仪表设备机箱内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为保持单板机低成本的特点,简化单板机操作,使之变为易学、易记、易开发、易安装使用。直接与一般微机通讯,利用日益普及的微机系统开发单板机,以节省用户的时间和劳动量。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板机全自动换档键盘和人机对话式操作。增加了低成本RS-232C标准串行接口,直接与一般微机系统通讯,使单板机开发变得方便。根除了“断点残留”。改进了磁带加载电路和软件。给“可擦写只读存贮器”编写器增加了保护电路。实现了随机存贮器和只读存贮器直接互换。在S100标准总线定义下作了改进设计。并设计了线路比较紧凑的印刷电路板。
1.对键盘操作和显示的改进设计
1).全自动换档式键盘
本实用新型的键盘功能全部设计为自动换档,并使功能安排尽量符合使用习惯,具有逻辑上的条理性。如内存,寄存器,接口和断点等的检查键,各自能够自动换档成为下一个地址的检查键。用户连续检查时不用倒手换键。(键盘功能安排如附图二所示)。
2).“人机对话”式操作方式
本设计原则是完成某种功能的操作只使用同一个功能键。操作时往往需要输入多个参量,(如录带、编写“可擦写只读存贮器”即 EPROM等操作)为使用户不致于混淆操作步骤,设计了“人机对话”式操作。即用户每按一次功能键,就会马上显示一个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下一个应输入的参量。用户打入相应的数据后,再按该功能键,单板机自动接收参量同时会显示新的提示符。以此类推。
以编写“可擦写只读存贮器”(EPROM)操作步骤为例,存放待写内容的内存区称为源区,“可擦写只读存贮器”待编写区称为目的区。操作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摩、取暖、保健热水袋
- 下一篇:异孔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