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普通摄影用的附加影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0570 | 申请日: | 198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5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义夫 |
主分类号: | G03B15/08 | 分类号: | G03B15/08;G03B13/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永铨 |
地址: | 天津市和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通 摄影 附加 影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普通摄影用的附加影像装置。在用普通单镜头反光式摄影机摄影的过程中,有时希望获得一些特殊的影像效果,例如多影像或者附加影像等。通常需要在镜头上附加一个多影镜或者进行多次曝光或暗室合成才能取得这些效果。由于现有的多影镜是由数个呈小角度相交的光楔构成的,光楔的个数等于影像数,附加影像也只能是绕光轴的平移,显得单调死板,而且光楔的折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光的色散和像散现象,导致附加影像的清晰度下降。为要在一张底片上附加一景外物像,则需在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或者进行暗室合成。上述技术不仅手续麻烦,而且难度高、成功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造出一种没有光色散和像散的、无需再进行多次曝光和复杂的暗室合成的、附加在普通单镜头反光式摄影机镜头前的反射式可变附加装置,使一般摄影者通过简单的取景和一次曝光,就能获得影像清晰的带有附加影像的底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该装置主要是由一个带有导轨(5)的并可以装着镜头连接器(2)的架子(1),一个带有不同规格螺扣的以可拆装方式装置在架子(1)上的镜头连接器(2)和两面反光镜(3)、(4)构成的。
两面反光镜分别在架子(1)上的镜头接连器(2)的两侧,并可沿架子(1)上的导轨(5)移动;两面反光镜最好制成不同的大小,大镜(3)最好是矩形的,小镜(4)最好是梯形的;大镜(3)和小镜(4)不仅能沿导轨(5)滑动,还能绕各自的轴线(Z1、Z2)转动,轴线Z1和Z2相互平行并空间垂直于照相镜头的轴线(O);小镜(4)的靠近轴线Z2的边缘最好制成刀口形,以保证通过两面反光镜(3)、(4)反射入镜头的附加影像光束与直接进入镜头的光能柔和地衔接,小镜的制成刀口型的边是附加影像光束的边缘和直接进入镜头的光的光栏,使像的合成效果逼真。
通过选择有合适螺纹的镜头连接器(2),将本装置与摄影机的镜头连接〔连接器(2)的中心线(Y)镜头的中心线(O)重合〕,以保证两面反光镜的转动轴线Z1、Z2相互平行并空间垂直于镜头中心线(O)。
在可沿导轨(5)移动的两面反光镜(3)、(4)的平移位置上装有定位装置,在其各自的转动轴Z1、Z2上装有阻尼装置,以便定位和保证镜子的角度稳定。
由于两面镜子既可沿导轨移动,又可各自绕垂直于镜头轴线(O)的轴线Z1、Z2转动,还能整个架子连同两面反光镜一起绕摄影镜头的轴线(O)转动。故能自由地摄取多影(双影)和镜头内原有景物的附加影像,而且能把摄影者前面可以见到的而本来不在镜头内的景物通过两面反光镜纳入到镜头中,从而产生镜头外的附加影像等。
实施例:本人用按上述结构的自制附加影像装置,安装在镜头上,通过调节两面反光镜的位置和角度,经过一次曝光,摄取了分别为双影的、有镜头内景物附加影像的、有镜头外附加影像的或者具有立体信息的底片和放大的照片。
图1 是本装置的前视图
图1 是本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是带导轨的架子
2.是镜头接连器
3.是大反光镜
4.是小反光镜
5.是架子上的导轨
Z1是小镜3的转动轴线
Z2是小镜4的转动轴
Y是镜头连接器的中心线
O是镜头的中心线
图2 是本装置摄影几种不同效果影像的光路示意图,光路图右侧方框表示对应的底片
a、是添加一镜头外景像的光路示意图及其底片
b、是添加镜头内某一局部景像的光路示意图及其底片
c、是摄取含有立体信息的双影光路示意图及其底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义夫,未经刘义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铁套接管
- 下一篇:异步电动机调速节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