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净化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20069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694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振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洋国际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申,董远 |
地址: |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净化 水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净化水系统,特别是在水上生产净化水的系统。
目前所使用的生产净化水工厂大都修建在靠近江河,湖泊的岸边,即在陆上。水厂所使用的净化构筑物的高度通常为5~7米。
英国本世纪60年代中期,曾在一条冬季取水困难而多变的河流上利用二个大浮筒作支撑,二个浮筒中间的上部为投药及小型净化设备,下部为小型清水池,这只是一种应急的临时装置。
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曾在一座水库中将一个停留时间为二小时的平流式沉淀池,一个由塑料粒、无烟煤和石英砂组成的三层滤料池和一个清水池固定在水中,而仓库、配电、管理及附属设施仍设在岸上。
前述的两个水上装置只是照搬陆上水厂5~7米高的净化构筑物,所以吃水深度都在6~8米,在枯水期就需要停靠在7~9米水深的地方,因此,无法在一般河流、湖泊地区推广使用,更谈不上在水上建立可移动的、完整的、一体化的净水加工厂。因为在枯水期,停靠在7~9米深的河床内,这样的净化构筑物距离岸边就很远,上岸工程就很大,如加大浮体的面积来降低吃水深度,则工程费用就更大了。
随着工业和生活的发展,用水量大大增加,如在陆地上修建净化水的工厂,占地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般一座小型水厂用地为0.5~0.7米2/米3·日,这不仅增加了工程费用,而且也侵占了大片土地。因此,修建一种不占土地,能象船一样在水中移动的水上水厂便非常重要了。但到目前为止,由于不能缩小净化构筑物的高度,致使吃水深度过大(6~8米),还没有成功使用的先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产净化水的系统,它改进的是净化水的各级工艺技术,而不是简化工艺流程本身。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吃水深度在1.0~3.0米,可移动的,完整的,一体化的水上水厂。
本发明在保证产水量不变和净化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的前题下,将全部净化构筑物高度从常规水厂的5~7米降低到2.5米左右,不超过3米,并与船仓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浮体重心下降到水源水平面附近,这样因重心的降低,整个浮体就像不倒翁那样,绝不会被风浪击倒。本发明的水上水厂浮体的吃水深度保持在1.0~3.0米之内,这样的水上浮体既安全又稳定、可靠。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水厂一般使用一级泵房及其一系列设备将水从水源,如何流,湖泊和水库,抽送到水厂进行净化。考虑到枯水期和汛期水源水位的变化,进水口大都修建在枯水期水位标高之下,而且进水口是固定的,以保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向水厂提供足够的进水量。但是,这样便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汛期大量流砂会随水侵入取水口,给净化带来了困难,不可避免地出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即出现浑水。
本发明提供的净化水系统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流程示意图。
图2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表示本发明所示的实施例中净化水系统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图3所作的俯视图。
图5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旋桨混合器和多级网板反应装置的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异向流沉淀池中斜板的角度(40°)与先有技术中的角度(60°)的比较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40°倾角斜管板异向流沉淀池。
参见图1,这是本发明一种流程示意图,清楚地说明了净化水的工艺流程,同时也体现了本发明净化水的系统。
水源中的水通过虹吸管之类的自流式进水装置(11)流入进水间(11a),然后由投药管(11b)加入助凝剂和混凝剂,经旋桨混合器(12)进入多级网板搅拌反应装置(13),从这里又进入倾角斜板(管)异向流沉淀池(14),沉淀在本池中的积泥由虹吸排泥管(16)中排出,清水流入滤池(15),经橡胶粒(15a)、无烟煤(15b)和石英砂(15c)组成的滤层进入滤池底部的空间(17),然后直接由泵(图中未标)从出水管(18)抽吸经消毒后到供水网。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净化水的系统使用的是与先有技术中完全不同的技术来取水,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是虹吸式进水装置。原水通过虹吸装置(11)进入水厂,无需任何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根据浮体内外的水位差自动调节进水量。因此在生产运行中,无需在增减流量时使用闸门开启度的方式来调节进水量。另外,由于虹吸进水口因水涨船高,永远处于水源水面以下合适的深度,比如:0.8~1.0米,不受水源水位变化的影响及漂浮物与流砂的干扰,从而提供了净化工艺的保证率,使净化后的水质稳定,始终符合卫生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洋国际技术公司,未经南洋国际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筋强力包装纸袋及其专用加工设备
- 下一篇:离心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