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箱式折叠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5200761 | 申请日: | 1985-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7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魏文;茹长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晓明;魏文;茹长渠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式 折叠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特别是自行车的改进。
在我国,自行车仍是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但目前通用的自行车存在着不使用时携带不方便,存放时所占空间位置大等问题,因此需要有可折叠的自行车。国内外曾研制出各种折叠式自行车,通常是用折叠车架的办法来缩小整车的尺寸。例如日本在1981年投产的OPC-1型折叠式自行车,采用车架向后轮方向收叠的方式;(1984.第5期《美与生活》杂誌)或者在车架中间部分通过可拆装的活络结构,把两只轮子折叠起来。(美国研制生产。19853.20日羊城晚报介绍)但这种折叠车架的方法,折叠后其外形不规则因而携带时仍不方便。此外折叠后整车所占的空间体积並没有减少多少,所以至今尚未普遍使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折叠式自行车,並且避免折叠车架,在保证车架刚度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折叠的程度,使折叠后外形规整,所占空间位置更小,以及折叠、复原简捷方便,重量轻,易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自行车是为了便于随身携带而专门设计的。除采用直径小的车轮外,设计了X形车架、可翻转的前轮和可收移的后轮及其他几个可装拆的活动部件的结构,当不用车时可容易地将两轮翻叠起来,套上罩套后卽成为一个矩形箱。这种折叠车的车架呈X形,由同一平面上弧背相连的前后两个弧形金属管构成的。X形车架(1)的前弧上端焊接一个上接头(2),用于锁定车把立管(3)的位置。前弧下端与凵形翻转架(6)相接。前弧中部下方设置中轴孔。车架后弧上端焊接鞍座接头(7),后弧下端与后轮平叉(9)相连接。后轮平叉有左右两个叉腿,(端头呈扁形)分别连接左右两片平叉接片(11),平叉接片内开有钩形弯槽,后轮轴装置在平叉接片弯槽内,通过拧紧或拧松螺帽使后轴固定在工作位置或者移出弯槽进入滑道(10)。在鞍座接头与平叉接片之间连接立叉,立叉上端固紧在鞍座接头,左右叉腿的下端分别固紧在平叉接片上。供后轮轴滑移至收叠位置的滑道由两片金属板或塑料板构成,滑道的上端用螺帽紧固在立叉上,下端紧固在平叉接片上,滑道上端开有向前钩的弯槽〔图4〕,当后轮轴位于平叉接片内的弯槽终端时为行驶时的工作位置;当后轮轴经滑道移至上端弯槽终端时则为收叠位置。折叠自行车时,前轮翻转置于X形车架的前弧内,后轮收入车架的后弧内。前轮翻转收入车架是通过前叉翻转接头的翻转来实现的。后轮的收入是通过后轮轴经滑道进入收叠位置来实现的。控制前轮行驶方向的车把立管是可装拆的。车把部件装在车把立管的上端,车把立管的下端有一开凹槽的实心拨动叉(16)。用车时,车把立管插入连接在车架前弧上端的上接头的衬套中,穿过衬套並一直插至与车架前弧下端相连的前叉翻转接头(18)内的前叉立管衬套(20)内。上接头的衬套伸出部分有两个分开的突耳构成一锁定装置。拧松螺栓时,车把立管可自由拔出或插入,拧紧螺栓时,衬套上部直径变小,使夹紧穿过衬套的车把立管,使车把立管不能上下移动,纵向定位。並当车把立管转动时能带动衬套随之转动。衬套与上接头之间安装一套滚动轴承(由钢球、钢挡、钢碗组成),使衬套可以在上接头内自由转动。位于车架前弧下端的凵形翻转架上装置着一个前叉翻转接头〔图3〕,内有前叉立管(19)、前叉衬管(21)和立管衬套。立管衬套内嵌有横键供车把立管下端的拨动叉插进。立管衬套用收紧螺栓(22)收紧在前叉衬管上,立管衬套与前叉衬管之间是錐面接触。立管衬套被车把立管的拨动叉拨动时,前叉衬管也随之转动。由于前叉衬管是压入前叉立管的(紧配合),而前叉立管与翻转接头之间安装了一套滾动轴承(由钢球、球挡、钢碗组成)使前叉立管可以在翻转接头内自由转动。因此,当车把立管拨动前叉立管衬套转动时,同时带动前叉衬管以及前叉立管转动,使前叉带动前轮改变行驶方向。行驶时后轮轴是位于平叉接片中钩形弯槽的终端位置上,两端用螺帽紧固定位见〔图1〕。将车折叠时,先松开车把横管(4)左右两端的闸把支架(5)上的弹簧锁紧装置(34),见〔图8〕使闸把支架松离车把,然后把车把立管拔离翻转接头里的立管衬套及上接头衬套。由于翻转接头是通过一对滾动轴承(钢球、球挡、球碗组成)及定位螺帽装置在翻转架上的,能夠使前叉在车架所在平面内翻转,因此通过翻转前叉使前轮翻转进入车架的前弧内。然后松开后轮两边的定位螺帽,将后轮轴移出平叉接片的钩形弯槽,沿滑道向上移动后轮,直至后轮轴进入滑道上端钩形弯槽终端为止,此时,后轮已收入了车架后弧内见〔图2〕。由于后轮轴处于工作位置和收叠位置时飞轮与链轮之间的距离变化引起链条长度变化,因此在后轮平叉上装设了松紧轮装置来调节链条变化〔图5〕。松紧轮(12)的轴架与支架可相对转动,轴架(24)和支架(23)间装一扭簧(25),使得松紧轮有拉紧链条的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晓明;魏文;茹长渠,未经郑晓明;魏文;茹长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