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压电压互感器消谐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0817 | 申请日: | 198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8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1-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凤麟;汪仁根;连青;解秀余;张重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机械工业部西安电瓷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F40/14 | 分类号: | H01F40/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压互感器 消谐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是关于消除中性点不接地的6~35KV交流电力系统中铁磁谐振,保护电压互感器免遭损坏用的消谐器方面的实用新型。
在5~35KV中性点绝缘的交流电力系统中,经常发生接于该系统中作电压测量和指示用的电压互感器损坏事故,其原因有二,其一是此系统中的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的非线性电感产生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使设备内绝缘击穿,外绝缘闪络,造成电压互感器损坏;其二是当网络发生单相接地的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系统断续的弧光接地,过电流使电压互感器烧毁。因此国内外均对这种情况提出过许多解决办法,如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采用线性电阻器或非线性电阻器接地,可参见198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用特制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来消除不接地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兼论各种消除方法的比较研究》(牡丹江电业局冯家明)。但上述方法能消除部分运行情况下的谐振,而不能满足电网各种实际运行情况下限制或消除其谐振的要求,电压互感器的损坏仍然频繁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电网各种实际运行情况下限制与消除其铁磁谐振又能防止当网络发生单相接地的不正常运行情况时避免因过电流使电压互感器烧毁的消谐器。
本实用新型由串联的非线性电阻片构成,其特点在于非线性电阻片是高温大容量碳化硅电阻片,其非线性系数α不小于0.4(以15mA和250mA二点测定)。即这种电阻片通流能力大又具有不过分小的非线性系数,使得既能在系统不同运行情况下消谐又能在系统断续弧光接地时具有适当电阻值。图中示出了这种消谐器的一种典型结构。
正如图中所示,电阻片(5)串联后装入绝缘套(7)内。绝缘套可由陶瓷或玻璃绝缘材料制成,其外表可赋予户内或户外式伞裙形状,以适应户内或户外运行条件的要求。绝缘套(7)的下端固定有金属座(9),其上端固定有金属盖(1),此座(9)和盖(1)可采用铝合金或黑色金属材料制成,它与绝绝套(7)的固定可采用图中中的利用螺钉(4)或(8)的机械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不用上述螺钉的胶装固定方式,此时座(9)和盖(1)与绝缘套(7)间应留有适当缝隙并灌注以胶合剂(如水泥胶合剂等)。此外,座(9)和盖(1)上设有安装、接线用紧固孔或螺孔如图1所示盖(1)中央的螺孔和座(9)二边的光孔即是。
金属盖(1)与电阻片(5)间装有坐在弹簧座(3)上的弹簧(2),以保证盖(1)与电阻片(5)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为有利于电阻片(5)散热,电阻片(5)间放置有散热金属片(6),此金属片可采用铝合金或黑色金属材料制成,其上还冲压出有爪,以固定电阻片(5)的位置,使它不与绝缘套(7)接触,防止此绝缘套受热炸裂。此外,盖(1)或座(9)上也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0),以利于排出绝缘套(7)内的热量。但对户外场所应用的盖(1)此时应设计有防止雨水渗入的装置。
图中所示的电阻片(5)二端面覆盖有导电层,如喷铝,用作电极,使电阻片(5)能互相串联并能与地或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有良好的电接触。电阻片(5)侧面覆盖有无机高温绝缘釉层。
盖(1)和座(9)对绝缘套(7)也可以采用机械辊压法固定。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6~35KV电压互感器,如JSJW、JDZJ型6~10KV电压互感器,JDJ-35、JDJJ-35以及JDJ2-35型35KV电压互感器的保护。使用时盖(1)接电压互感器中性点,座(9)接地(利用座(9)中的光孔,用螺栓连接接地)。
本实用新型消谐器优点为:
a、能在6~35KV中性点绝缘的交流电力系统中有效地消除铁磁谐振即不仅能在线路三相参数对称时,而且在一相断线,互感器高压保险一相熔断、三相电容不对称时以及单相金属接地消失等情况下均能保证有效消谐,防止电压互感器损坏,且能限制间歇性弧光接地时流过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的过电流,防止电压互感器烧毁。
b、消谐热容量大,能持续2小时以上的大电流通过。
c、产品通用性大,可以适用于各种电压互感器的保护。
d、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维护工作量,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机械工业部西安电瓷研究所,未经西北电管局电力试验研究所;机械工业部西安电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静电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高效集体食堂用节煤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