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煤火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0949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094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光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其瑞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火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煤作燃料的带炉箅的炉子,在原有炉箅上加配一个呈半球面形的煤托,煤托和用可燃性气体作燃料的喷火器配合使用,形成本实用新型煤火发生器。
目前,以煤作燃料的炉子大都有一个平面炉箅承托燃料,一般用木柴置于炉箅上引火,或用由木屑和煤粉等料做成的引火煤引火。现有引火燃料和方法,或者成本高,或者引火慢,尤其用木柴引火造成木材的严重浪费。
本技术方案目的在于制作一种成本低、引火迅速、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的煤火发生器。煤火发生器由一个加扣在炉箅上的呈半球面形的煤托和喷火器两部分组成。
煤火发生器两个组成部分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呈半球面形的煤托,有多根带齿的金属肋条,并内充以金属丝团。如图1所示:肋条(1)的根数不限,以既不漏过较大煤块又不阻碍气体通过为宜;每根肋条上均带有肋齿(2),它与肋条为整体结构,起着支撑煤块、保持空隙利于燃烧的作用;托齿(3)固定于煤托底部周边内缘,它可以托住呈半球形的金属丝团(4),金属丝团(4)是由耐热性能较好的金属丝,如铁丝,不规则地盘绕而成的,保持一定空隙,其作用:(一)承托煤粉和小煤块;(二)使可燃气和空气较充分地混合,构成一个燃烧室。使用中,煤粉和小煤块在下,由金属丝团承托;较大煤块在上,由肋条支撑。引火后,煤粉和小煤块首先燃烧,继而引燃较大煤块。引燃较大煤块后,可用铁钩将煤托取出,也可置于原位不动。金属丝团下部中央最好保留一个半球形空间(5),不盘绕金属丝。煤火发生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喷火器,由石油液化气罐和一气体输出设备构成。如图2所示:气罐(1),减压阀(2)、手柄(3),调节阀(4),喷气口(5),气流量由调节阀控制,气流经喷气口喷入煤托,并和空气自然混合,点燃起火引煤燃烧。另外,还可用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作为喷火器的燃料。
使用上述煤火发生器引火迅速,成本低,一般家用炉只需2~3分钟即可完成引火过程。一罐重15公斤的石油液化气可供一只家用炉引火用数年。
根据炉膛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煤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普通家用炉。可使用直径为6cm的煤托。
本煤火发生器的使用方法:1.将煤托扣置于炉箅上;2.选用较大煤块放煤托周围炉箅上;3.将煤粉和小煤块撒在煤托上,继而添置部分煤块;4.将喷火器的调节阀轻轻打开使少量气体从喷气口溢出,点火使其成“烛火”状,然后将“烛火”移至炉箅下约1厘米处,这时,从炉上方看去,可见点点光亮为宜;5.将调节阀充分打开。逐渐下移喷气口,火焰能发出“轰轰”声为最佳;6.煤块能较旺地自燃后,关闭喷火器,即完成引火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光,未经张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0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