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使窗框架贴墙面的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1013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01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17 |
发明(设计)人: | 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波 |
主分类号: | E06B7/00 | 分类号: | E06B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诚宣,刘珍 |
地址: | 江西省贵溪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框 墙面 开关 装置 | ||
目前,建筑物中常用的窗框架开关装置是由脚架、连杆、挣杆组成,通常被安装在窗框架下角靠近合页处,通过结构件之间铰链连接传递作用力,使窗框架开启和关闭,并且在挣杆上垂直开孔,与窗框上的直庄头配合,固定窗框架的开启位置。但是,窗框架的开启角度,使用的安全性,尤其是对建筑物面积的使用率,都是不利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改进的开关装置,使窗框架的开启角度由原来的90度增大到180度,即使窗框架贴墙面,大大改善了现有技术的不利因素。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脚架、垂直转动连杆、水平转动连杆(或者旋转连杆)、挣杆组成的开关装置以及长合页装置。
工作原理:当窗框上装有横铁栅,开关左侧窗框架时,见图1、图3,首先用执手把窗框架向外推,同时通过水平转动连杆水平拉回挣杆,然后顺时针方向将垂直转动连杆旋转90度,再向外水平推挣杆,使窗框架与墙面平行,最后水平拉挣杆转动一个角度,使其上的插销孔套在直庄头上;关闭时,先把挣杆从直庄头上提出,然后水平向外推出挣杆,逆时针方向旋转垂直转动连杆180度,再水平拉回挣杆,此时窗框架从与墙面平行转到与墙面垂直位置,尔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垂直转动连杆90度,最后水平右右推水平转动连杆回原位,同时拉回执手固定。
开关右侧窗框架的开关装置,其脚架竖直方向的两定位孔在右边。右侧窗框架的开关原理类似,只是各构件旋转方向不同。
当窗框上没有装横铁栅,开关左侧窗框架时,见图1、图4,首先用执手把窗框架向外推出,同时将垂直转动连杆向内转动180度,然后向外水平推挣杆,使窗框架与墙面平行,再水平拉挣杆转动一个角度,使其上的插销孔套在直庄头上;关闭时,先把挣杆从直庄头上提出,然后向外水平推挣杆,沿任意方向将旋转连杆旋转180度,再水平拉回挣杆,此时窗框架从与墙面平行转到与墙面垂直位置,最后将垂直转动连杆向外转动180度,同时拉回执手固定;右侧窗框架的开关原理类似。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时因有较大力臂,故很省力。
2.大大地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在南北方向都有房间的大楼里,走廊上的窗户使用这种装置,增加了走廊的实用面积宽度。对于有阳台或凉台的住宅来说,增加了阳台或凉台的实际面积,从整个建筑业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实用面积源。
3.减少不必要的伤害:鉴于目前我国住房面积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大城市,住房面积普遍较紧张),人们习惯在阳台或走廊上做家务,但常常因为开着的窗户的叩碰,而造成轻重不一的受伤,引起种种麻烦。而本实用新型由于自己的特殊优点是贴墙面,故而避免了这些事故。
4.从增加房屋的安全性的角度来看,它也是非常有利的,我国现在高层建筑正在兴起,但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不装人工空调、彩光,这样空气调节依然依赖窗户的开启和关闭予以调节,但是高层建筑越高,层数越多,往往受风压越大,敞开的窗户被打碎的可能性也越增加,给下层的住户和行人带来危险,并造成事故,而使用这种装置后,窗户可以与墙平行,所受风压骤然降低,既提高了窗的使用寿命,又加强了安全,而且也降低了所用透明材料的强度要求。
5.增加了窗外视野,进一步改善了通风条件,同时如用隔热玻璃代替普通玻璃,则夏季可减少太阳对窗所遮盖部分的热辐射。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窗结构示意图。[1]--长合页、[2]--执手、[3]--横铁栅、[4]--直庄头、[5]--本开关装置(这里开关装置只作位置示意,详图见图3、图4)、[6]--窗框架、[7]--窗框。
图2简单地呈现了左侧窗框、窗框架,使用本实用新型后的开启状态,其中上图为主视图,右图为左视图,下图为俯视图。
图3是当窗框上装有横铁栅时,开关左侧窗框架所使用开关装置的具体结构图,其中上图为主视图,下图为俯视图。
图4是当窗框上没有横铁栅时,开关窗框架所使用开关装置的具体结构图,其中上图为主视图,下图为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波,未经袁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引法连铸结晶器
- 下一篇:往返自行无密封泥泵潜吸式清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