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氰聚塑”保护结构直埋供热管道无效
申请号: | 85201017 | 申请日: | 1985-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0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2-05 |
发明(设计)人: | 邹礼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9/14 | 分类号: | F16L59/14;F16L58/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鸿钧 |
地址: |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聚塑 保护 结构 供热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对热力管道保温的新设施。
在城市热网或区域供热管道工程中,供热管道一般采用架空敷设,地沟敷设,无沟敷设(简称“直埋”)三种类型。
架空敷设,管道热损失大,不利交通,并影响环境的美观。地沟敷设,虽解决了架空敷设的某些缺点,但造价高、占地面积大,材料消耗多,施工周期长等问题。尤其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地沟潮湿积水,甚至使管道侵泡于水中,保温层逐渐脱落,地下水中所含盐碱将迅速腐蚀管道,使敷设之管道,一年新,二年破,三年烂,不仅热损失剧增,管道损坏,甚至造成不能正常供热。
因而,直埋敷设具有突出的优点,五十年代直埋管道一般采用沥青膨胀珍珠岩和泡沫混凝土使用最广泛。而沥青连续浸泡在水中约90天后,其憎水性将减弱,防水性降低。对泡沫混凝土,因它是开孔并透水,长期被地下水浸泡,保温效果很差。因而近期国内外对直埋管道的保温材料,广泛采用化工材料,高分子有机化合材料,它具有优异的防水、防腐和保温性能。八十年代,美国、丹麦、冰岛等国对直埋热力管道保温材料,以聚氨酯泡沫作保温层,外再加以高密度聚乙稀套管作保护壳。
国内对聚氨酯作保温材料也已广泛使用,而且均为现场施工。施工周期长,但对腐蚀性地下水侵蚀管材的问题,仍未解决。
本研究直埋供热管道采用“氰聚塑”保温材料结构的型式(氰凝,聚氨酯,各种塑料)氰凝胶体具有较高耐化学和耐生物浸蚀的能力,对地下水含有各种腐蚀成份,具有防腐能力。遇有湿热土壤中菌类的攻击,也稳定不变、曾以黑曲霉等十种霉菌进行试验,经28昼夜的观查,所得结论为不长霉。以氰凝均匀刷在金属管道外壁,粘结成一层牢固的薄膜,能使管道接头、缝隙、转角等处都密封,而杜绝了地下水侵入腐蚀管道的可能性,氰凝则起到了保护钢管腐蚀,又解决了防水,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寿命,经试验证明,采用型号为TP-1#氰凝,耐热性能更高,粘结性能好。
直埋直线管段可在工厂加工成型,现场装配施工,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对管道现场连结接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膜材料与玻璃钢外壳配套,作为其接口处的保护层,它具有一定的柔性,解决了一般接头采用单一玻璃钢具有脆性的弱点。
在工厂加工成型中,经试验成功的采用氰凝、聚氨酯、玻璃钢外壳一次性成型法,即管外壁涂刷氰凝后,可使聚氨酯立刻发泡及外缠玻璃钢,然后加温至120℃固化,可缩短制做周期8倍。
聚氨酯配方制做,采用Ⅲ型聚醚95~105,204硅油1.0~1.1,三乙稀二氨4~5,氟利昂F1125~26,PAPI1:1.5~1.6。比一般配方制做减少配方品种百分之37。
本实用新型经天津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按有关规定进行检索,其结论为“没有发现完全相同的专利。日本公开55-47093号专利与此有类似的地方”。
其类似处为,日本公开55-47093号专利,保温管为铜管,外包含氰的聚合物,能否对钢管无腐蚀不详,并靠铝泊防水。
本发明实用新型,保温管为钢管,氰凝对钢管无腐蚀,无须包铝泊即防水,与日本公开55-47093专利相比,节约铜、铝泊稀有金属材料,更适合我国国情、利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图式,见图-1管道保温形式所示,1-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2-氰凝,3-钢管,4-塑料保护壳。图-2管道接头形式所示,1-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2-氰凝,3-钢管,4-塑料保护壳,5-焊缝,6-聚氨酯防水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电效应演示仪
- 下一篇:可编程序隔膜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