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输出功率自增的多功能导平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85201054 | 申请日: | 1985-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0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4-0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明科技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长文,周金彪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功率 多功能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是对一种电疗仪器的改进。
现有的电子针灸治疗仪器,用电与针相结合,以达到较强的刺激效果。在现有资料中有1977年发表在《科学普及》杂志第一期上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是一种用电刺激替代中医针灸的导平治疗仪。它根据中医“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的理论,用电极棉垫按压于经穴点的皮肤上,施之以低频高压电脉冲达到补偿平衡,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刺激量,在使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注:“生物电子运动平衡”理论认为:在人体能忍受的条件下施于人体的电量越高,其治疗效果就越好。在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临床观察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人体病灶区的内阻会随着电刺激的增加而有规律地逐渐减少,从而造成了治疗机的输出阻抗和人体负载失去匹配,导致施加病体上的有效功率降低。同时人体对于电刺激会产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要想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就必须随时增加刺激的电量。而原来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是靠人控制旋钮的方法来达到增加输出功率的目的,这样就给医务人员实际操作带来困难。医务人员要守在治疗仪旁边,随时根据病人的需要及时对输出功率进行调整。这对于目前病人多、医务人员少的实际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由于上述原因,这种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治疗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影响了该治疗仪的推广应用。另外,这种高电压、低频率的治疗仪是采取将电极固定在穴位的皮肤上,作用的范围局限于棉球电极附近的小范围,在病灶面积较大的情况下,该机的治疗效果就不够显著。遇到这种情况,在现有的技术中或者是采取人工推拿的手法,或者是采用电动的机械臂,模仿人推拿的动作作用于人体,达到推拿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需要医务人员直接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后者则由于动作不协调,治疗效果不及人工推拿。
针对上述所提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以下两个方面作了改进:〔1〕在原有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自动递减输出内阻以达到输出功率逐步递增的电路装置。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每隔3分钟输出内阻减少2KΩ的时候其治疗效果最好,实现这种要求的电路如图3,图中(1)为时钟脉冲发生电路,周期可由电容及电阻调整,经过电平转换后送到分频电路(4)进行分频,以按一定规律控制上继电器组成的执行电路(3),以达到逐步减少输出内阻目的,图3中锁定电路(2)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当计数到QDQCQBQA为1001时,即受控电路(5)中电阻的最高次限(9次)到达时,锁住(4)中的C183C,使之不在计数,以免继续翻转使执行电路(3)动作错误:二是可按动K1键随时手动暂停计数,即执行电路维持现状。(5)为受控电路,时间和各继电器吸合的情况如下表。
图3中:K1为单刀双掷自锁按键K2为2×2无自锁按键,
为双触点继电器,其余为单触点继电器,从表中知继电器共转换9次,能满足每次切除2KΩ电阻的要求。由于增加了此种电路从而克服了由于人体病灶区内阻随着电刺激时间的增加而有规律地逐渐减少,导致治疗机输出阻抗和人体负载失去匹配而造成治疗效果下降的问题。解决了原有技术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调节输出功率的缺点,大大地提高了该治疗仪的治疗效果。〔2〕在原有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基础上增加了滚动的推拿器。如图(二)是其中的一种结构:(1)手柄、(2)滚轮支架、(3)金属滚轮、(4)软质吸附液体的材料--毛毡、(5)导线、(6)轮轴。其原理是通过推拿器的插头与治疗仪相连,利用治疗仪输出的脉冲电流,经过人手推动与病灶接触的表面附带软性吸附液体的材料的金属滚轮,变原来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静态局部小范围的电刺激为随意的动态的有规律增加的电刺激。它一方面是人工操作,具有人工推拿的治疗效果。因为它的运动方式采用滚动式即推与压相结合,加之采用软性材料与人体接触,病人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也减轻了医务人员操作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它又可对病灶的穴位产生大面积电刺激,即使电和机械滚动相结合,产生一种电刺激与推拿的复合作用,解决了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只能对局部小范围进行电刺激,而在大面积病灶的情况下疗效不明显的缺陷,同时又增加了人工推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输出功率自增的多功能导平治疗仪,由于在原来的高电压、低频率电子治疗仪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自动递减输出内阻而使输出功率逐步递增的电路装置和一个病人自控开关,使得病人在做穴位电刺激时无需医务人员在旁随时监视和调整电量,大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而且改进后的治疗仪病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控制刺激量增加的速度,容易达到最佳的疗效,使治疗效果普遍地得到提高。这样不论是病人或是医务人员都乐意接受。加入推拿器、变静态的局部小范围的电刺激为随意的动态有规律增强的电刺激。对病灶面积较大的情况下一样收到很好的疗效。这样就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做到一机多用。图1为该机的示意图:〔1〕电源电压指示〔2〕输出指示开关〔3〕电子钟定时指示〔4〕脉冲宽度调节〔5〕输出插孔〔6〕平衡分调〔7〕光电管指示〔8〕外接插座〔9〕推拿器〔10〕输出总调〔11〕极性变换开关〔12〕平衡指示开关〔13〕自控插口〔14〕清零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明科技研究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明科技研究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自动回位定位铰链
- 下一篇:改进的焚烧炉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