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轨道橡胶塞片无效
申请号: | 85201429 | 申请日: | 198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4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荃;杨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路局沈阳工程处科学技术推广站;沈阳工业橡胶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E01H8/12 | 分类号: | E01H8/12 |
代理公司: | 辽宁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宗津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橡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维护铁路交通安全的装置。
铁路道口普遍按装护轮轨以防止发生重大行车事故,但是运行轨和护轨之间形成的轮缘槽又造成一些不安全因素。例如由于轮缘槽内结冰,落入砂石,卡住牛马蹄子和非机动车车轮以及机动车辆通过轮缘槽时调速不当或因颠簸停驶而造成铁路事故。国内外对比都很重视,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如《日本建设机材·工法手册》中登载:日本西山橡胶公司采用在轮缘槽内铺设比铁轨面低的H型中空橡胶片的办法(见附图1),解决了轮缘槽内结冰而致列车脱轨的问题。其作用原理是橡胶在冰块下面形成弹性支承,受压时冰块受弯矩作用很容易破碎,不会对列车造成威胁。北欧的一些国家也曾采用类似方法对付冰雪对铁道安全的影响。但是这个方法对解决砂石卡入、牛马夹蹄和机动车熄火等问题作用不大。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国外使用的轨道橡胶塞片的不足之处所做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特点是改革塞片形状,使安装后的塞片的上表面与轨道在一个平面上(如图2所示)。橡胶塞片(2.2)截面成凸字形,中心部有一圆孔,圆孔直径最好在40~60mm,该孔的作用是增加塞片的特性和予留塞片变形空间。塞片每段长以1500~2000mm为宜,塞片两端制成榫头状(见图3),安装时塞片可以互相搭配,增加了整体性。安装时,塞片两肩分别卡在运行轨(2.1)和护轮轨(2.4)的下颌上,承压时不易被挤出。塞片下半部同铁轨之间留有空隙,可以避免塞片受压时对铁轨产生过大的侧向推力塞片底部用木板或槽钢(2.3)支承,可节约橡胶用量。
为了提高塞片表面耐摩性和降低制造成本,塞片的制造最好采用天然胶和合成胶并用的体系,根据各部分作用的不同,塞片下半部采用以天然胶为主的混炼胶,以提高产品抗拉强度和改善工艺性能;上半部采用以加入高结构炭黑的合成胶为主的混炼胶,以提高塞片的耐磨性和弹性。
塞片制作采取模具硫化法,以保证工艺尺寸准确且产品密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较之已有技术有许多实质性进步。新的橡胶塞片不仅具有防冰的作用,而且由于塞片安装在轮缘槽内时同轨道保持一个平面,列车通过时,塞片受车轮轮缘碾压产生变形,列车通过后,塞片恢复原状,不断重复动能--势能--动能这个转换过程,因而不仅不会影响列车运行,而且不会出现轮缘槽内砂石卡入,牛马夹蹄的情况,还有由于橡胶塞片弹性变形小,汽车、无轨电车等横向通过轮缘槽时不会产生剧烈颠簸,杜绝了汽车熄火和无轨电车弓子被震掉而停驶的现象,可以大大减少道口的维护工作量和事故发生次数,橡胶塞片的安装拆卸简便易行,不会影响线路行车。
附图1为日本西山橡胶公司的H型中空橡胶塞片的工作情况,(1.1)为运行轨,(1.2)为H型中空橡胶塞片,(1.3)为护轮轨。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其中(2.1)为运行轨,(2.2)为橡胶塞片,(2.3)为支撑橡胶塞片的木板或槽钢,(2.4)为护轮轨。
附图3显示塞片两端的榫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路局沈阳工程处科学技术推广站;沈阳工业橡胶制品厂,未经沈阳铁路局沈阳工程处科学技术推广站;沈阳工业橡胶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