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棉纺并条机混合加压压力棒牵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1569 | 申请日: | 198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56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26 |
发明(设计)人: | 鲍耀钧;吴树良;沈建清;程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纺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5/46 | 分类号: | D01H5/46;D01H5/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纺 并条 混合 加压 压力 牵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棉纺并条机加压牵伸机构的改进。国内使用的并条机采用空气加压配三上四下曲线牵伸,如《棉纺织技术》1981年第9期第47页~49页所载,上述机构只适于纯棉纺或化纤混纺,不适于中长纤维纺纱,且纺纱质量较低;瑞士Rieter公司产品样本所介绍的D0/6型并条机上采用的空气加压压力棒牵伸机构,是小气缸式,不易密封,所需空气压力高(4~6巴),耗气量大,为0.5m3/台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适纺多种纤维长度,纺纱质量好而稳定,又节约能耗的混合加压压力棒牵伸机构。
本装置由混合加压机构和压力棒牵伸机构两部分组成。图1为混合加压压力棒牵伸装置示图。(1)下罗拉,(2)上罗拉,(3)压力棒,(4)压力棒加压螺旋弹簧,摇架体(5)为U形冲压件,顶部装有一只瓶形弹性气囊(6),充以稳压空气,压力为1.8~2.4公斤/厘米2,压力板(7)上即受到气体压力,压力板(7)和调节杠杆(10)以销轴(12)连接,调节杠杆(10)和摇架(5)同以(11)为轴,调节杠杆(10)和总杠杆(13)间用销轴于总调节孔(17)处连接,此处即为各档罗拉加压力的合力所在。为了把总压力按所需比例分配到各档罗拉上,总杠杆(13)和前杠杆(14)用销轴于前调节孔(18)处连接,总杠杆(13)和后杠杆(15)用销轴于后调节孔(19)处连接,前、后杠杆压在上罗拉轴承套(20)上,各对罗拉便获得准确稳定的压力。在调节杠杆(10)和总杠杆(13)上部各有对应的一组总 调节孔,销轴插在不同的调节孔内,即可分别适应纺纯棉、棉型化纤混纺,纺51毫米、65毫米和76毫米中长纤维。总杠杆(13)后部有一组后调节孔(19),纺不同长度纤维时,销轴应插在和总调节孔(17)对应的后调节孔内。总杠杆(13)前部的一组调节孔(18)作微调用,销轴插在不同的孔内,可少量调整第二对罗拉与其它各对罗拉的加压比。各对罗拉加压力的大小由气囊(6)的工作压强和各调节孔的位置来调整。定位块(9)固装于摇架体(5)上,对气囊(6)定位;压力板(7)上有导柱(8)插在定位块(9)的导孔内,得以定位。运转时扳下扎钩(16),即行加压。
图2为压力棒安装示图。(1)下罗拉,(2)上罗拉,压力棒(3)的托架(21)插在罗拉轴承座(22)的固定槽内,用不同直径的调节环(23)可调整压力棒的高低位置。压力棒采用圆柱形,与其托架间有1~4毫米的偏心,偏心可前置,也可后置,用以调整压力棒的水平位置。无论调整压力棒的高低位置或水平位置,都可调整须条与压力棒的包围角θ,以适应纺纱工艺要求。
图3是压力棒加压示图。螺旋弹簧(4)装在弹簧匣(25)内,弹簧匣装在自停座(26)上,并有凸筋嵌在摇架体(5)的长槽内。螺旋弹簧(4)通过加压柱(24)作用于压力棒托架(21)上,压力棒(3)便受到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和调节方便,加压力稳定,所需工作气压低,气密性好,耗气省(0.006米3/台时),当须条与压力棒间的包围角θ为15°~30°时,能获得最佳纺纱工艺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未经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剃须、吸尘、照明三用器
- 下一篇:电动捕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