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折叠式旅游床、包无效
申请号: | 85201721 | 申请日: | 1985-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721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超英 |
主分类号: | A47F4/08 | 分类号: | A47F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酒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旅游 | ||
本实用新型是用呢龙绸制成的,可兼作旅游吊床、旅游背包和小提包的结合件。在制作上属于对纺织品的加工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明显的,主要是考虑到旅游者往往要携带较多的旅游用品,如用于野餐的食品、餐具、照像机、饮料等等,需要轻便的旅游包,但旅游包有它的自身缺点,那就是用途单一,而且当没有什么用品需要携带时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为了消除这个缺点,本实用新型将其与旅游吊床结合于一体,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在游玩了一段时间后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而且为了消除一般吊床的拴系手序过于烦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金属环锁扣,这样操作大为简化,只要很少的几个动作就可以完成吊床的架设或改装成旅游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折叠成小提包,其目的是为了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较为简单明了,就是将旅游吊床和旅游背包及小提包结合于一体,其着眼点在于利用拉链布局的不同将吊床拉成背包,并利用呢龙绸结实而又轻便的特点,使其整体可折叠成小提包。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基本上可以由以下几个步骤:
将一块长9尺宽2.7尺的呢龙绸料(根据人的身高不同用料可在2.5米~3.0米不等,本说明仅以3米为例)截为长7.5尺宽2.3尺的料〔1〕,这其中的大料用来作吊床和旅游背包的主体,小料用来作吊床的拉带〔14〕和背包的背带〔7〕。
吊床的制做:将长7.5尺宽2.3尺的料〔1〕的长边折叠半寸宽的边,并裹上塑料捆扎带用缝纫机缝成条形边〔11〕,以加强吊床两边付荷的拉力,将宽面折叠1.5寸然后只将其底部0.5寸宽的部分〔2〕用缝纫机缝好,一般要缝三道呢龙线,并在其端口〔3〕需多加几道线,这样上部1寸宽的部分形成一套筒〔17〕,以便让吊床的拉带由此穿过。这样吊床就初具其貌了,吊床的拉 带〔14〕是用呢龙绸将塑料捆扎带裹在中间缝制而成的,将拉带〔14〕从套筒〔17〕中穿出,然后在拉带〔14〕的两端装上两个用φ2.5~φ3.0毫米钢丝制成的三角形金属锁扣〔4〕,这样缝制吊床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加装成旅游背包:将两条2.5尺的拉链按字形缝制在吊床的背面上〔5〕,再将1条0.9尺的活口拉链一分为二,分别缝制在字形的上口〔6〕和下口〔9〕,并在拉链布上贴缝上呢龙绸条,以使其不失美观。将拉链拉好后旅游背包的初步轮廓就呈现出来了,为了美观,将φ6毫米的塑料管截成两条长1.6尺和三条0.9尺的条料。然后用呢龙绸将其裹在中间,将1.6尺的条料按11字形缝制在字形拉链〔5〕的下部〔16〕,将0.9尺的条料按三字形缝制在字形拉链〔5〕的上部〔10〕。然后按图2所示图形在距离背包的底部4寸处,缝上一宽1寸长9寸的条带〔15〕,并在条带的中部对称地装上两金属环锁扣〔4〕,在距离背包的上部1寸、宽边3.5寸处对称缝上两个方金属环〔8〕,其背带〔7〕的制作与吊床拉带〔14〕一样,可参照行施,将制作好的背带穿过背包上的两个方金属环〔8〕,锁扣在背包的锁扣〔4〕上,这样背包就形成了。
加装小提包的制作:截一块长10寸宽4寸的呢龙绸料,并将其两窄边和一宽边缝在背包的下部,在其端口装上一个9寸的拉链〔12〕,并在拉链的拉片上装一个长5寸的环形布条〔13〕,这样就可以将背包折叠并反向放入小包中,将拉链〔12〕拉好,就形成了小提包了。
图1为吊床的背面图;图2是背包的背面图;图3是背包的正面图,图4是小提包的一个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超英,未经张超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