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转式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无效
申请号: | 85201744 | 申请日: | 198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744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6-18 |
发明(设计)人: | 申玉璋;陈兆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绍光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转 血小板 粘附 功能 测定 | ||
本实用新型是对一种医用测试仪器的改进。
血小板粘附功能是血液的重要生理特性之一,它同正常出血过程和血栓的形成都有密切的联系,测定血小板的粘附功能无论在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上都具有较大意义,测定血小板粘附功能的方法通常可分为体内试验法和体外试验法两大类,国外多采用体内法,但这种方法需要采集大量的血样,会对病人或受试验者的身体有较大的影响;国内则主要采用体外法,这方面目前又有三种测试方法,即玻珠柱法、玻璃漏斗法和玻球法。虽然这三种方法都能测定和反映血小板的粘附特性,但玻珠柱法和玻璃漏斗法易形成血小板聚集体,有明显的血小板滞留作用,并有接触面积和时间不易精确控制等缺点。相比之下,玻球法则具有设备简单、接触面积和时间易于控制、测试结果复现性好等优点,因而目前为国内医学界专家们推荐使用。玻球法现今所采用的仪器系将盛装抗凝血(即测试血样)的长颈玻球水平方向均匀地安装在一个大圆盘上,使玻球绕大圆盘的水平轴在垂直面内转动,大圆盘则是由电动机一减速器系统驱动。测试时使大圆盘以3周/分的角速转15分钟或以6周/分的角速转10分钟,通过测定玻球转动前、后的血小板数求血小板粘附率。这种转盘式血小板粘附仪目前尚存在几个问题有待于解决:(1)玻球固定在大圆盘上随大圆盘作垂直转动,故血样将同时受到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当玻球处在运动轨道的最高点时,两作用力方向相反(相抵消);反之,在运动轨道最低点时两作用力方向相同(相叠加),这样,血样在测试过程所受的力始终在不断地作周期性的变化,这显然是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2)血样在测试过程中所受的离心力同圆盘半径(精确地说是玻球瓶中心轴线同圆盘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故圆盘大小不同,则离心力也不相等,而国内使用粘附测定仪圆盘多为自制,大小规格不一,这造成血小板粘附率测定值不好进行比较,而从标准化的角度考虑,也是必须加以改进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玻球法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它克服了现有玻球法血小板粘附仪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摈弃了把若干个玻球都固定在一个圆盘上,让它们绕一公共轴心(即圆盘中心轴)转动的上述方案,而是采取把若干个玻球的轴心分别固定,通过一个传动轮带动这些玻球自转的新设计。按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制成的玻球法血小板粘附仪,由于玻球半径很小,故绕其自身中心轴转动时,血样所受的离心力也很小,测量误差将大为减小;又由于血样所受的离心力仅同玻球半径和转速有关(这一影响可作为系统误差予以消除),而不再受圆盘或传动轮半径的影响,因此测试结果便于比较,即易于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转式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仪器的俯视图,图2为主视图。
将盛有试验血样的长颈玻球(1)水平方向插入安在座盘(2)上的夹持器(3)中,夹持器用紧固件如螺钉(4)和座盘固定在一起。传动轮(5)园周和玻球座盘园周相切,传动轮由电动机减速器系统驱动,再通过齿轮咬合传动或摩擦传动带动所有的玻球座盘转动,使各个玻球各绕其自身中心轴作匀速自转。
为了提高仪器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转式血小板粘附仪可安装三个和三个以上的玻球同时进行测试,传动轮的直径可以和玻球座盘直径相等,也可大于玻球座盘的直径,传动轮本身既可固定在各座盘的公共中心位置上,也可置于其中某一玻球座盘位置上。玻球在传动轮带动下可以3周/分或6周/分的角速匀速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转式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克服了现有的玻球法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仪的缺点,结构合理,测量数据准确且便于标准化,对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来说,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拉螺旋齿拉刀
- 下一篇:8字形试样拉伸试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