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蒸发式多用凉杯无效
申请号: | 85201940 | 申请日: | 198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94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德义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 多用 | ||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是日用品。
它是一种方便的盛饮料用具。有参考作用的现有技术反映在普通水杯上。普通水杯盛热饮料时,冷却较慢,饮用的人要花较长时间等待。干热地区普通水杯里的水变得温热,饮者感到不解渴。冬季,普通水杯里的热饮易变冷。夏季,冷饮易变热。
它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方便的克服上述缺点的用具。
它的剖面如图1,外观如图2。空腔物体〔8〕(可做成圆桶型)用不透水材料(如铝合金)制成。该物体的外壁紧贴易被水浸润且无毒的纤维状物质(如脱脂棉纱布)〔9〕。在纤维状物质〔9〕的外侧有与之相离的外罩〔1〕。在外罩〔1〕的上端有一排开口〔6〕。外罩〔1〕的下端附近有一排开口〔3〕。靠近开口的地方有挡板〔4〕。挡板〔4〕靠隔热材料〔10〕与空腔物体〔8〕连在一起。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配合或粘接。挡板〔4〕的上端有一排开口〔5〕,其下端有一排开口〔2〕。开口〔5〕、〔2〕分别与开口〔6〕、〔3〕一一相对。外罩〔1〕的内径和挡板〔4〕的外径之间为间隙较小的动配合,使之能相对转动。当外罩〔1〕相对挡板〔4〕转动一个角度时,外罩〔1〕上的开口与挡板〔4〕上的开口相交错而互相遮闭,即挡板〔4〕的相对运动可以关闭这些开口。外罩〔1〕的下端开口〔3〕以下部分是不漏水的槽子。纤维状物质〔9〕的下部位于该槽子中。手柄〔15〕固定在外罩〔1〕上。手柄〔15〕的上部有一个开口〔11〕。销轴〔13〕把盖板〔12〕连接在手柄〔15〕上。按钮〔14〕与盖板〔12〕为一体。盖板〔12〕封住了开口〔11〕。按下按钮〔14〕时,盖板〔12〕可翻转,打开开口〔11〕,挡板〔4〕和纤维状物质〔9〕之间的空间与外界相通。杯盖〔7〕的内部有一层无毒橡胶。靠间断螺纹的作用,杯盖〔7〕可与外罩〔1〕旋紧。在空腔物体〔8〕的上部,靠近隔热材料〔10〕的位置,对准手柄〔15〕的方向上有一个窄长形开口〔16〕。这样,在拿手柄喝饮料时,饮料不会从开口〔16〕中流出。另有一条备用的脱脂棉纱带,它的宽度和厚度刚好能从开口〔16〕中通过,长度应保证使其一端从开口〔16〕中穿过并且与纤维状物质〔9〕搭接时,另一端可伸到空腔物体〔8〕内的下半部。
用法及原理:扭开杯盖〔7〕,旋转手柄〔15〕及外罩〔1〕,使外罩〔1〕上的开口〔6〕、〔3〕分别与挡板〔4〕上的开口〔5〕、〔2〕相对。按下按钮〔14〕,盖板〔12〕翻转,敞开开口〔11〕。把适量清水倒入开口〔11〕。水流入外罩〔1〕下部的槽子,其中的纤维状物质〔9〕会被水浸润。由于毛吸作用,贴在空腔物体〔8〕外壁的纤维状物质〔9〕全湿润。把热饮料倒入空腔物体〔8〕中。饮料的热量传出,水份蒸发,外罩〔1〕内的空气变热上升,从上开口流出,较冷空气从下开口流入,加速蒸发。水份蒸发的吸热作用使热饮料很快降温,为人们节省了时间。这是它的快速降温作用。
饮用白开水时,使水面超过开口〔16〕少许,也有上述效果。
夏季,饮料冷却后,再从开口〔11〕加点清水,让蒸发作用继续下去,可得低于气温的清凉可口的饮料。这是它的制凉作用。
在干热地区,把备用脱脂棉纱带的一端穿过开口〔16〕,与纤维状物质〔9〕搭接,另一端位于空腔物体〔8〕内。杯中倒入白开水。盖好盖子。由于毛吸作用,杯中的水经过脱脂棉纱带向纤维状物质〔9〕上转移,使之湿润,发生水份蒸发吸热和空气对流作用,不久杯中水温低于气温,人们随时可喝到凉爽的清水。这是它的保凉作用。
如果保持纤维状物质〔9〕干燥,手柄〔15〕及外罩〔1〕绕空腔物体〔8〕的轴线转动一个角度,使外罩〔1〕上的开口都被挡板〔4〕关闭,也就是制止空气在外罩内的流动,蒸发吸热作用和空气流动作用均已停止,干燥的纤维状物质〔9〕可以隔热。冬天杯中的热饮不会很快冷却,夏天杯中的冷饮不会很快变温,这是它的短期保温作用。
它与普通杯相比有以下优点:(1)降温快,如饮料接近沸点,你想喝到它,使用该杯可节省时间。(2)制凉,使饮料温度低于气温,饮者感到清凉。(3)保凉,可长期保持白开水清凉爽口,为干热地区人员提供方便。(4)短期保温,夏季或冬季可分别对你的冷饮或热饮短期保温。
实施方案,可按以上说明和附图设计施工图。可采用铝,塑料等材料和冲压,注塑,粘接等工艺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德义,未经郭德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