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5201992 | 申请日: | 198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19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范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贾乐强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子 组合式 除尘 设备 | ||
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是属于工业锅炉消烟除尘装置。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清除工业锅炉的烟尘,目前主要采用干法和湿法除尘方式。干法除尘有静电除尘、布袋除尘、旋风除尘。湿法除尘有水膜除尘,文丘里除尘,冲激除尘和自激除尘。这两种方式的除尘设备,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干法除尘,只能除掉一定数量的灰尘,但解决不了林格曼黑度,因为微小尘粒是浮游尘,用干法不易达到要求。布袋除尘,一方面用的材料不过关,同时必须在低温低速的情况下工作,当锅炉烟气温度达到200~300℃时,就将布袋击穿。静电除尘耗电量大,维修困难,投资太高。湿法除尘,国内外都普通存在一个耗水量多和二次污染的问题,长期使用经济损失相当严重。如果想解决二次污染问题,其投资约是原投资的几倍。上述两种方式还普遍存在一个占地面积大,增加建筑上的困难。
为了解决目前除尘设备的不足,特别是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以液旋子除尘器为主的“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本设备有引风机、一级除尘器、二级除尘器、除灰绞龙设备和配水系统及汽水分离器组成。引风机可以根据原单位锅炉的大小选用。一级除尘器,可选用国家定型产品即SG型旋风除尘器。二级除尘器有动力风管,二级除尘器体,挡水板,造膜分流器。除灰绞龙设备有除灰绞龙,运动柱塞腔和减速器。配水系统有水泵,水龙头,水管,上水箱水位控制球伐,水位控制水箱和水位控制球伐。汽水分离器可以根据要求做不同形式的结构。
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见图1。当开动引风机时,锅炉尾部的烟气受到负压引力流入一级旋风除尘器的入口,烟气同时进入四个旋风除尘器,经过净化,灰尘受离心力的作用落入灰斗。净化后的烟气上旋经过通风管道进入引风机被送到二级除尘器的入口,这时由引风机引来强大风力和特殊型状动力风管的作用下,推动二级除尘器内的液体旋转而形成液旋子在二级除尘器内不停的转动,使一级净化后的烟气也随着转动,由于受到磨擦使灰尘凝聚沉除,加上二级除尘器内部造膜分流器造膜和挡水板的综合净化,延长了烟气停留时间,提高了除尘效果。净化后的烟气经过汽水分离器脱水最后送到烟道。
二级除尘器中,液旋子转动力是靠引风机的强大气流推动液体旋转而产生了旋转力,由于惯性力的作用,旋转力随着旋转速度增加而加大,这时在二级除尘器的内部形成相似电机的工作状态。液体旋动与除尘器体形成一对相反的力,液体成为转子,除尘器体成为定子。由于运动,它们之间必然产生磨擦,使灰粒之间呈现托网状,受到外力和磨擦产生经向轴心力下沉凝聚,这时除尘器内部的水出现从上到下呈现比较清、比较混、混更混、直至凝聚状态。过去一般湿法除尘中,都强调清水造膜,认为混水造膜是不可能的,通过实验,只要水中含尘微粒的当量直径和含尘量不超过补水的一定范围就可以达到自体封闭循环造膜的目的。造膜时,循环水泵的吸水口的安装高度非常重要,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可安装在离二级除尘器的水面30~50cm深处为最佳地方。同时造膜分流器的喷口不宜选用孔喷头式的结构,因为时间长了会出现堵塞情况,最好使用单口折射造膜分流器。
除灰系统中,设计上采用了运动柱塞式的绞龙。绞龙体制做简单,可用一般钢管制造。在离灰尘出口前有20cm的空腔,使灰尘形成柱塞状态,保证了由一级除尘器到绞龙出灰口之间形成封闭状态,从而节省了锁气器。
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可采用积木式的组装方式,这样大量的减少占地面积,节省电耗,维修方便和便于管理,除尘效率达95%左右,特别是取消了沉淀池、储水池和除灰设施,这对改造旧锅炉的污染有很大好处,取消了大功率的循环水泵和排水泵,年节电费十万多元。
图1液旋子组合式消烟除尘设备原理图。
1、引风机;2、一级旋风除尘器通风管;3、一级旋风除尘器4、一级旋风除尘器入口;5、二级除尘器通风管;6、二级除尘器入口;7、二级除尘器动力风管;8、二级液旋子除尘器;9、挡水板;10、二级除尘器出口;11、汽水分离器;12、一级除尘器灰斗;13、除灰绞龙;14、运动柱塞腔;15、绞龙配水观察口;16、绞龙配水控制阀;17、自来水管;18、水泵;19、水龙头;20、二级除尘器造膜分离器给水管;21、水泵回水管;22、快速上水箱;23、上水箱水位控制球阀;24、快速冲刷管;25、水位控制水箱;26、水位控制球阀;27、绞龙减速器;28、二级除尘器造膜分流器;29、汽水分离器回水管。
图2、二级液旋子除尘器。
30、灰浆出口;31、二级除尘器入口;32、二级除尘器出口;33、二级除尘器壁厚;34、防腐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范,未经王树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