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动吸蚊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2146 | 申请日: | 198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14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日华;关伯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日华;关伯煊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有楼 |
地址: | 广东省德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吸蚊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捕捉蚊虫用的电动吸蚊器。
现有的驱赶蚊虫的方法中尚未有专门用于捕捉蚊虫的吸蚊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专用于驱赶清除匿藏于蚊帐内蚊虫的吸蚊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新设计的吸蚊器主要由筒体、直流微型电机和风叶组成,利用电机带动风叶转动,产生吸力,将蚊虫吸入筒体内打死。所述的筒体为圆柱状,直径在45mm~100mm之间,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筒体用料为聚丙塑料,也可用金属材料。风叶由三片叶片和轴瓜组成,可用聚丙塑料一次压制而成,也可用金属材料制成,轴瓜中部有一圆孔用于和电机转轴相连。转动部分选用直流微型电机,其要求是外直径在15mm~50mm之间,功率不小于0.34W,不大于6W,电压在1.5V到6V之间。筒体后端有一带金属滤网的尾筒盖,吸入的蚊虫可由吸力和惯性作用撞到滤网之上而死,尾筒盖可随意装拆。筒体后端下部有一曲状手柄,截面为圆形也可是方形的,手柄内有一空间室用于安装电池。筒体和手柄连为一体,可用聚丙塑料一次压制制成。电源开关为用磷铜片制成的接触式开关。
上述结构的吸蚊器,颠倒直流微型电机的电源正负极可使微型电机反向旋转,这时变吸蚊器为微型风扇,可用于家用炉灶引火或作旅游用的风扇。
参照附图将具体结构说明如下:
图1为电动吸蚊器的结构剖面图。
参照图1(1)为风叶,(2)是微型电机,(3)是圆柱筒体,筒体(3)内有一个由三个支脚固定于轴线上的圆筒支架(6),微型电机(2)安装在该圆筒支架(6)之中,风叶(1)中心有一个圆孔,微型电机(2)的转轴插入风叶(1)的圆孔之中连为一体。这开启微型电机可带动风叶(1)转动产生吸力。筒体(3)的后端有一个尾筒盖(7),一张金属滤网(4),和一个滤网压环(13),滤网压环(3)将滤网(4)拉平压入尾筒盖(7)之中,尾筒盖(7)由螺旋或插入式与筒体后端相连。由筒体(3)入口吸入的蚊虫,由于吸力和惯性的作风都撞在滤网(4)上。筒体(3)后端下部有一个手柄(5),手柄(5)内有一空间室,用来安装电池。手柄(5)的上部有一磷铜片制成的电池正压片(11),手柄的下部有一磷铜片制成的电池负压片(12),由胶皮导线(8)连接正负压片(11)(12)和微型电机(2)的两极,手柄(5)的测面有一个键钮(9),一个键片(10),它们组成了接触式电源开关,用于开启关闭微型电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日华;关伯煊,未经陈日华;关伯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