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控硅变流移相触发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2689 | 申请日: | 1985-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689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杜克俭;杜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克俭 |
主分类号: | G05F1/45 | 分类号: | G05F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硅 变流移相 触发器 | ||
可控硅变流移相触发器属于电气类。
与本实用新型密切相关的现有技术:随着可控硅应用技术的发展,人们创造了许多触发电路,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移相触发电路;由单结晶体管组成的驰张振荡器触发电路;锯齿波正交移相控制的触发电路;正弦波移相触发电路;由半波磁放大器组成的磁性触发器及集成触发电路等等。
现有技术的缺点:就移相触发电路而言,在许多情况下,其触发电路不仅需要独立的触发电源,而且需要同步信号电源。这两种电源在可控硅工作过程中一直都处于工作状态,增加了功耗,电路也比较复杂,只适用于小功率且要求不高的可控硅系统中。
由单结晶体管构成的驰张振荡器触发电路,它不仅需要独立的触发电源,触发脉冲窄,移相范围<150°,而且常受到触发功率不足的限制,要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不得不进行功率放大,从而使线路变得较复杂,成本也相应提高。
由锯齿波移相控制的触发电路和正弦波移相触发电路都很复杂,成本高,调整和维护比较困难。
由半波磁放大器构成的磁性触发电路,也需设置独立的触发电源和直流控制信号电源,且移相范围窄,成本较高。
对由集成可控硅触发器组成的专用电路而言,有的也需要设置独立的辅助电源和附属电路,既使有的不需辅助电源的集成触发器,但也必需一套附属电路,其结构没有得到根本简化,成本也较贵。
研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经济、具有良好技术性能的触发电路,扩大可控硅的应用范围是研制此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触发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勿需设置独立的辅助电源,有较大的触发功率,容易综合各种控制信号,成本低,调整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
本触发器是由基本元件电感或变压器、电解电容器C1和C2和可变电阻构成,並通过改变流过可控硅控制极的电流之大小和相位使可控硅的导通角相应地变化,达到移相的目的。
本触发器可以构成如附图1~12所示的可控硅控制电路。这些电路是由可控硅开关〔KK〕和变流移相触发电路〔CF)两部分组成,其中触发电路又是由电感性元件(变压器或电感)〔BL〕、电解电容器C1、C2以及调节器〔T〕组成。
这种触发器既不同于脉冲触发器用改变触发脉冲频率的方法使可控硅开关的开放角改变;也不同于一般的移相触发器受到触发电源、触发功率和移相范围的限制。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调节范围宽(移相范围能达到0~180°)、触发功率大、无温度漂移现象、有抑制瞬时过电压击穿可控硅元件的作用、可以方便地引入和综合控制信号构成开环或闭环的控制系统、成本低。而且触发电路是无源的,在可控硅开关导通的时间内,触发电路〔CF〕停止工作,节约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克俭,未经杜克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淘米机
- 下一篇:扣轨式双向液压方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