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机械变码锁无效
申请号: | 85202693 | 申请日: | 198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69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法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变码锁 | ||
1、一种属于密码锁的机械变码锁,它包括壳体[1],开关部件[2]和壳体内的编码部件[3],其中编码部件[3]由装在轴[11]上的数个间距相等的齿轮组成的编码齿轮组[8]和轴身带数个间距等于齿轮间距的凹槽[17]的锁轴[10]分别装在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面[20]、[21]所限定的各一对孔[23][23′]和[24]、[24′]上组成。壳体[1]的表面有与齿轮数目相同的,用以露出部分齿轮的槽孔,壳体[1]端面有锁轴孔[5],开关部件[2]与锁轴[10]相连。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与编码齿轮组[8]的齿轮数目相同並齿轮间一一啮合的从动齿轮组[9],它通过轴[12]装在固定框架[6]两个平面[20]、[21]所限定的孔[22]和[22′]上。从动齿轮组[9]每个齿轮带有一个与它一体并同轴的、直径大于它的直径的圆盘[15],其边缘有缺口[16],圆盘[15]的边缘嵌入锁轴[10]的凹槽[17]。编码部件[3]还包括固定框架[6]内的小框架[7],它的两个平面[25]和[25′]上有2组对应的孔[26]、[26′]和[27]、[27′]分别用于固定从动齿轮组轴[12]和锁轴[1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齿轮组〔8〕、从动齿轮组〔9〕和锁轴〔10〕三者是相互平行的,固定框架〔6〕的两个平面〔20〕和〔21〕及小框架〔7〕的两个平面〔25〕、〔25′〕也相互平行,但与以上三者垂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固定框架〔6〕上装置从动齿轮组轴〔12〕的两个对应孔〔22〕和〔22′〕是长槽孔,槽的径向在孔〔23〕中心和孔〔22〕中心连线方向,装置锁轴〔10〕的两个对应孔〔24〕和〔24′〕各由一个与锁轴〔10〕截面形状相似的孔和位于长槽径向的、孔边缘的小凹槽组成。另外,锁轴〔10〕靠近两端处各有一对与轴身上凹槽〔17〕纵深方向垂直的缺口〔18〕、〔18′〕和〔19〕、〔19′〕,两对缺口间距等于固定框架〔6〕上对应的孔〔24〕和〔24′〕的间距。一对缺口〔18〕和〔18′〕间距小于小凹槽〔25〕的宽度,另一对缺口〔19〕和〔19′〕间距小于小凹槽〔25′〕的宽度。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锁轴〔10〕上的凹槽数多于齿轮组的齿轮数。
5、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包括一个旋钮〔29〕和一个固定旋钮〔29〕用的带孔〔31〕的小框架。旋钮〔29〕端部沿径向有一圈直齿〔30〕。锁轴〔10〕的端部有一排齿形槽〔28〕、两者直角啮合。
6、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是与锁轴〔10〕一端固定连结的拨钮〔29′〕,并且壳体〔1〕上装开关部件〔2〕的孔是与锁轴〔10〕平行的槽孔。
7、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开关部件〔2〕的两个极限位置正好使锁轴〔10〕移动轴上两个相邻凹槽〔17〕的间距的整数倍。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锁轴〔10〕截面是圆形,椭圆形、方形或矩形。从动齿轮组〔9〕上的圆盘〔15〕边缘凹槽〔16〕的形状是与锁轴〔10〕截面相对应的,用以部分地嵌入锁轴〔10〕的圆弧形或矩形。
9、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其壳体〔1〕与一内接喇叭,电铃或发光二极管、灯泡的放大电子线路相连。
10、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另一个编码齿轮组〔8′〕,它也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
11、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编码部件〔3〕还包括另一个编码齿轮组〔8′〕和另一个从动齿轮组〔9′〕,两个编码齿轮组〔8〕和〔8′〕各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从动齿轮组〔9′〕再与从动齿轮组〔9〕啮合。
12、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可以竖向安置,也可以横向安置。
13、按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机械变码锁,其特征在于,制造壳体〔1〕的材料为金属,表面发黑、发兰、金属涂层处理,涂漆或涂荧光材料。其它的部件均为金属或高强度合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法,未经吴光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步进电机调速器
- 下一篇:磁性两用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