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安全拉线开关无效
申请号: | 85202863 | 申请日: | 1985-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8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福元 |
主分类号: | H01H17/22 | 分类号: | H01H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拉线 开关 | ||
安全拉线开关是一种双通、双断控制家用电器及局部照明电路的开关,它有着与闸刀开关同样的控制电路的功能,是一种新型的常用开关。
目前常用的一些开关,如拉线开关、平开关等,它们控制电路的作用是在电路的一点上接通或切断通向用电器或灯具的电流,从而达到控制使用的目的。在安装这类开关时,特别强调必须把它安装在进用电器或灯具前的火线上,但是如不慎把开关误装在零线上,就极易在使用时造成触电事故。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乃根据上述,从防止触电考虑,把这些开关与闸刀开关比较,明显看到了闸刀开关的双通、双断的优异的控制功能与这些常用开关在使用时只通断一点之不足。因此,这里就产生一种想法:家用电器及局部照明电路之控制,为什么不可用与闸刀开关有同样双通、双断功能的开关来替代?这样做能不使我们用电更安全?能更好地防止触电、与漏电浪费电力?为此,安全拉线开关就被研制了出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在利用一种已知的、能按逆时针方向一次、一次转动1/4周的方法,使一个带着一对铜片的转盘轮番和开关底座周边上的四只电刷接触或脱开,从而使开关具备了双通、双断控制电路的功能。
为了讲清本开关得以具备这个功能,这里结合附图叙述。先交代附图:
附图1 安金拉线开关双断时,有关部件位置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2 安全拉线开关双通时,有关部件位置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3 控制双通、双断的有关部件实际装置示意图(自左向右
看,示在双断时)。
附图4 安全拉线开关整体示意图(去盖,图中直观不到铜片
(3)及中心孔(4))。
按照本开关功能的需要,用一个直径约28mm,厚7mm,酚醛或其它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一个转盘(图中1),先是把它的周长等分为4份,在它一对对称的边的侧面上,用宽小于6mm,厚小于1mm,长约20mm的铜片(2)及铜片(3),用铆合或粘合方法装牢到这对侧面上去,装牢时要使铜片尽量和转盘侧面高低一致,特别铜片的端部不要有一点突起,盘体的另一对侧面,有些部位要弄得凹些,使之成为S形,盘体的中心有一个小孔(4)。针对小孔,把一个在常用拉线开关里时常用到的一个小铜轮(5),用铆牢的方法把它的一对足(6)与盘体准确装牢。轮边上有一对竖起的锯齿(7)。它们就是在接受拉线盘的动力后,使小铜轮和转盘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的地方。
用同样的材料,制成一个大小与常用拉线开关底座相同,中心处有一个凹孔的底座(8)。在它的面上,沿着边缘,设置四个接线柱并各自连接着用磷铜或其它弹性好的金属片制成的电刷,火线接线柱(9)及其电刷(10)设置在开关拉线口的左上方;以这里为起始,沿着逆时针方向,在圆心角约为60度的位置上,设置用电器线路一端的接线柱(11)及其电刷(12);在180度的位置上,设置用电器线路另一端的接线柱(13)及其电刷(14);约在240度的位置上,设置零线接线柱(15)及其电刷(16)。从这样的安排可知,四个位置上的接线柱及其电刷因相互间隔一定距离而能有良好的绝缘性能,电刷刷面的高度要和装入后的转盘(1)的侧面保持一致。且须保持良好的弹性,这样,在把转盘装在底座中后,才能有满意的效果。
附图1表示转盘(1)已装在底座(8)之内,它所表示的是转盘(1)在经过了拉动一次拉线后,它所停住下来的位置。设它现在已连接上电源,在对一只用电器进行控制,现在的情况是:由于转盘(1)这样的停住位置,使它边上的铜片(2)及铜片(3)都不能和底座(8)周边上的四只电刷接触,火线电刷(10)和用电器线路一端的电刷(12)处在转盘左例没有铜片的空档里,且电刷(12)並不与盘体接触。因此,这里无法接通电路,实为断路;另一方面,用电器线路另一端电刷(14)与零线电刷(16)处在转盘的右侧没有铜片的空档里,且电刷(16)并不与盘体接触。因此,这里也无法接通电路,也是断路。因此,开关这时在电路里的情况是同时使电路在二处断开,这就是本开关的双断控制电路的功能。
由于再次拉动拉线,使转盘(1)在转过了1/4周后,停住在如附图2所示的位置。这样,使铜片(2)及铜片(3)分别处在可以与电刷接触的地位。此刻,电路总的连接是:
220V交流电源——火线接线柱(9)、电刷(10)——铜片(2)——电刷(12)、接线柱(11)——用电器——接线柱(13)、电刷(14)——铜片(3)——电刷(16)、接线柱(15)——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福元,未经吴福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