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85202944 | 申请日: | 198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2944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芳;雷赤斌;叶宏开;汤荣铭;李滨江;余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武汉阀门厂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秀珍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启式水阻 可控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管系的防止水倒流及防止水锤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引证文件:
山西水利科技 1980年第一期,《关于逆止阀关阀水锤》 作者彭龙生
美国,4188973号专利
国内外目前采用的普通旋启式止回阀,它不能防止水击,如图〔1〕。当事故停泵时,管道中的水流速减小,并会出现倒流,此时水冲力使阀迅速关闭,由于阀门关得过快,在管道中造成巨大的水击,引起管路爆破。在正常运行时,由于阀瓣〔8〕漂浮在水中,水流脉动则阀瓣〔8〕也随之摆动,使旋启轴〔10〕摩损较大,一旦轴断损,也会引起巨大的爆体水击事故。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普通旋启式止回阀的缺点而发明的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当给排水管系中事故停泵时,该阀能控制水倒流,实现可调节的慢关缓闭从而防止关阀水锤,保护水泵和管路。
图1,普通旋启式止回阀剖面示意图。
图2,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剖面示意图。
图3,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A向示意图。
图4,缓闭调节阀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点是该阀由阀体〔1〕,水压缸〔2〕,缓闭调节阀〔3〕以及联通三者的控制管路〔4〕,〔5〕,〔6〕,〔7〕组成。阀体〔1〕内有阀瓣〔8〕,摇杆〔9〕,固定在阀外壳上的轴〔10〕,连杆〔11〕。而水压缸〔2〕内,有一个上表面与活塞杆〔13〕连接,下表面与连杆〔11〕连接的活塞〔12〕。水压缸缸筒〔15〕上孔〔16〕位置,离缸底距离为缸筒长度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处。
下面结合附图1,2,3,4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工作原理。
旋启式水阻可控缓闭止回阀安装在水泵出口处管道中。启泵时水从图〔2〕入口〔20〕流入阀内,阀瓣〔8〕受水冲力作用,与摇杆〔9〕一起绕固定在阀外壳〔22〕上的轴〔10〕反时针旋转,同时带动连杆〔11〕向上运动,从而推动活塞〔12〕和活塞杆〔13〕向上运动。当活塞〔12〕位于孔〔16〕的下方及正好堵住孔〔16〕时〔见图3〕,活塞上部腔室内的水经控制管路〔4〕和〔5〕流入控制管路〔6〕,此时由于缓闭调节阀〔3〕的上通水口〔26〕比下通水口〔25〕压力高〔见图4〕,单向阀芯〔14〕处于开的位置,所以水可从控制管路〔6〕经缓闭调节阀〔3〕顺利地流入控制管路〔7〕,最后进入阀体〔1〕〔见图3〕。当活塞〔12〕运动到孔〔16〕上方时,活塞〔12〕上部腔室内的水主要通过控制管路〔4〕流入控制管路〔5〕,进入活塞下部腔室〔17〕,从而实现快速关闭。
正常运行情况,阀瓣〔8〕开到最大极限位置,而阀瓣稳定不随水流脉动而摆动是由于活塞〔12〕上、下表面承压面不等,有一个向上的差动力,由此连杆〔11〕拉住摇杆〔9〕使它稳定在极限位置,这就克服了普通旋启式止回阀因水流脉动引起的阀瓣摆动。
事故停泵时,流进入口〔20〕的流量减小〔见图2〕,阀瓣〔8〕所受水冲力减小,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阀瓣〔8〕连同摇杆〔9〕绕固定轴〔10〕,顺时针方向旋转关闭。同时连杆〔11〕,活塞〔12〕,活塞杆〔13〕也下降。当活塞〔12〕运动到孔〔16〕上方时〔见图3〕,活塞〔12〕下部腔室内的水主要通过孔〔16〕,控制管路〔5〕、〔4〕流入活塞上部的腔室内〔见图2,3〕,使活塞〔12〕迅速下降,摇杆〔9〕顺利旋转,阀瓣〔8〕迅速关闭。当活塞〔12〕向下运动到孔〔16〕以下的位置时,缓闭调速阀〔3〕的下通水口〔25〕比上通水口〔26〕处的压力高〔见图4〕,因此单向阀芯〔14〕关闭。活塞〔12〕上部腔室内的水只能从阀体〔1〕经控制管路〔7〕,缓闭调节阀〔3〕的节流针阀〔27〕和调节阀的阀体〔28〕之间的间隙〔29〕流入上水口〔26〕,再通过控制管路〔6〕,〔5〕〔4〕得到补充。调节针阀〔27〕可以改变间隙〔29〕的流通面积,其调节范围为0至500mm2,最佳调节范围为0至50mm2。由于流通面积小,活塞上部腔室内水的补充受阻,活塞〔12〕下降速度慢,则阀瓣〔8〕关闭速度变慢,从而实现慢关缓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普通旋启式止回阀比,该阀开启时水阻力小,节省能源,通过调节针阀〔27〕达到阀门关闭速度可调的目的,从而防止水击保护水泵及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武汉阀门厂,未经清华大学;武汉阀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瓶过滤瓶塞斗
- 下一篇:无双金属内阻干扰的微型恒温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