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热针灸针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203215 申请日: 1985-08-02
公开(公告)号: CN85203215U 公开(公告)日: 1987-03-11
发明(设计)人: 陈冠卿;常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 陈冠卿
主分类号: A61H39/00 分类号: A61H39/00
代理公司: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代理人: 贾公孚
地址: 河南省登封县***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热 针灸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疗器械。

传统医学独创的针灸疗法,包括针刺与温灸两种治疗手段。针刺历来采用指压、骨针、石针、金针、银针或不锈钢针;为加强针感或刺激强度运用各种手法,近年采用微弱电流,即各种“电针”和“针麻机”针具本身无改变。温灸主要是点燃艾绒或其它草药熏灸穴位,近代亦采用电热器,例如:电热治疗器(JP58-175555),燃烧温灸器(JP58-163360),温灸用温热器(JP58-180147)等。现有器材的主要不足之处是“针”与“灸”两种疗法不能同步地、定点和定量地实施。“针”与“灸”的功效不同,相辅相成,如能消除上述不足之处,无疑可以提高针灸疗法的效果和扩大其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现有针具和灸器的不足之处,研制一种可以同时实施针刺和温灸两疗法的器械。

附图是本发明提出的电热针灸针纵剖面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电热针灸针的结构和制造材料。

电热针灸针由盲管针(1)和内芯(2)构成。

盲管针(1)可用金、银、不锈钢或其它防锈导电金属材料制造。针长度可根据需要制定不同规格,一般为5~15cm。盲管针(1)可划分为针头、针体和针柄。针头尖锐无腔隙;针体外径可有不同规格,可达0.3mm左右。针柄(6)分为前部和后部,前部直接与盲管针(1)相连接,构成电路回路负端(-);针柄(6)后部与内芯(2)的导线(3)连接,其与前部负端及盲管针之间设置绝缘层(7)。针柄(6)后部作为电路输入端正端(+)。

内芯(2)由导线(3)、电热丝(4)及绝缘层(5)组成。导线(3)可用铜或其它优良导电材料,直径在0.1mm内。导线(3)与电热丝(4)焊接或衔接。电热丝(4)可由钨丝或其它电热丝材料制成,其末端与针尖连接,使盲管针(1)和针柄(6)前部成为电路回路负端(-)。导线、电热丝与盲管针(1)内壁之间是绝缘层(5)。绝缘层(5)由绝缘漆、云母粉、瓷粉或氧化层组成。

本实用新型电热针灸针的操作方法结合实施例说明。

例1、用于针刺疗法适应症(各系统疾病)。辩证取穴,将数支电热针灸针分别刺入各穴位不同深度,将可调稳压电源(6~12伏)的输出端正端连接针柄(6)后部正端(+),回路端负端连接针柄(6)前部负端。启动开关,通过调节电流控制针前部温度;应用于儿童时针体温度可控制在54~57℃,成人应用时针温可控制在56~60℃,通电30分钟之内。

例2、用于温灸疗法适应症(寒痹及软组织损伤);取肿胀或麻痹部位及压痛点(阿是穴),针刺加温操作同例1所述,可以增加温灸的效果。

例3、作为组织内加热器或烧灼器使用。治疗体表肿瘤、赘生物或疣类,将针刺入病变根蒂部、周围或肿瘤内部,电流加温至70~90℃留针10~30分钟。热力作用使蛋白凝固变性,病变营养血管闭塞,肿瘤细胞被杀伤,可使肿瘤坏死脱落或抑制其生长扩散。

针灸疗法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现在已走向世界,成为我国人民对于世界医学宝库的伟大贡献。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科范围的数百种疾病,每年全世界有亿万人次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所以,本实用新型电热针灸针具有实用性、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冠卿,未经陈冠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