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的胃双重造影压迫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3237 | 申请日: | 198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237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毓英 |
主分类号: | A61B1/26 | 分类号: | A61B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天平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重 造影 压迫 | ||
此发明是提高胃双重造影阳性率的一种器械。目前胃双重造影广泛采用隔室遥控的方式,不直接接触患者人体;因之难以根据检查的意愿自由地对胃的各部位粘膜进行合理的压迫,粘膜相一般就不能清晰地显示,所以胃前壁病变比较容易遗漏。
而本发明的压迫器能隔室方便地调节对胃施加的压力,使粘膜相清晰显示,帮助鉴别溃疡的良恶性及胃癌的早期与中晚期。
此压迫器由气囊、压力表、加压皮球及橡皮管组成。
气囊——长20厘米、宽11厘米,由无毒聚氯乙烯组成(能充气扩张、承受人体压力)。
压力表
加压皮球——一端由橡皮管连接上述的气囊,并连通压力表。
(附图)
操作方法:首先患者向右侧卧30~60分钟使胃液排空,再令患者俯卧,气囊横置于上腹部,依靠体重与充盈气囊的对抗来对胃进行压迫;充盈度可由压力球随意控制。(人体略向左侧旋转即可着重检查胃体部)
实例: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4岁,住院号78255,X线号25644,84年6月9日用传统方法胃双重造影显示后壁溃疡型胃癌,但难以鉴别该肿瘤是属早期或是中晚期。84年7月4日辅以本压迫器进行复查,则清晰显示此溃疡伴有粘膜浸润,未见环堤;诊断早期胃癌,病理证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毓英,未经陈毓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