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家用多功能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85203242 | 申请日: | 1985-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2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敬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工业部七三○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5B1/00 | 分类号: | D05B1/00;B05B1/06;D05B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法律事务公司 | 代理人: | 容敦璋 |
地址: | 四川省大竹***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多功能 缝纫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合于家庭或小缝纫社使用的缝制衣服的机器。
目前已有的多功能缝纫机,虽然也能缝纫和包缝,但实际上其主要功能仍然是普通的缝纫,所谓的包缝,只是在机头的针杆里增加一个摆动机构,在布料的边缘上摆动,形成双线链式线迹,其线缝轨迹见图1。由图1可见这种线迹并不能包住布料〔00〕的毛边〔01〕。另一种利用缝纫机包缝的方法是在缝纫机上加装一个锁边器。这样虽达到三线包缝的目的,但由于装拆麻烦、互换性差、质量不可靠、用户不易掌握等不足而影响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缝纫、又可三线包缝、操作方便、不需拆换任何零件、而且能通用普通家用缝纫机台板、机架等标准零部件的新型的家用多功能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普通的家用缝纫机的机头内除了布置有普通缝纫机应有的机构如夹线器、刺布机构、勾线机构、挑线机构、送料与针距调节机构、绕线机构外,还布置了三线包缝机构和缝纫——包缝转换机构。
三线包缝机构由两套曲柄摇杆和两套双摇杆机构构成,以实现大、小弯针所需的运动轨迹。
缝纫——包缝转换机构由一组换档离合器来实现。当转换机构处于“包缝”位置时,下轴带动包缝机构进行包缝,此时,缝纫机构与下轴脱开并自锁;当转换机构处于“缝纫”位置时,下轴带动缝纫机构进行缝纫,包缝机构与下轴脱开并自锁。
在勾线机构中,本机采用了水平旋转梭的形式。在主传动系统中采用了一组同步齿形皮带、一组圆柱斜齿轮和一组圆柱螺旋齿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缝纫、包缝符合标准要求(三线包缝线迹见图2),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操作简单、线迹匀整等优点。再者,本缝纫机可通用普通家用缝纫机的台板、机架和部分JA、JB型机的标准零、部件,其通用化系数可达77.7%,因此便于推广应用。本缝纫机还具有绣花、卷边、连缝花边和倒缝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头底部结构布置图。
下面结合图3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布置的细节。
在普通家用缝纫机机头底部的空间内,设置了水平旋转梭勾线机构〔1〕用来完成缝纫工作;三线包缝机构〔2〕,以实现三线包缝;缝纫——包缝转换机构〔3〕,实现缝纫——包缝之间的开关转换;送料机构〔4〕,完成缝纫和包缝过程中的送料运动。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传动系统图。
由机架组件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将人脚的踏动转换为下带轮〔6〕的回转,再由圆皮带〔7〕增带后带动上轮〔8〕旋转,通过一组传动比i=1的同步齿形带轮〔9〕、〔10〕、同步齿形皮带〔11〕将上轴〔12〕的旋转运动传到下轴〔13〕,再由下轴通过一组传动比i=1的圆柱斜齿轮〔14〕、〔15〕换向和一组i=2的圆柱螺旋大齿轮〔16〕、圆柱螺旋小齿轮〔17〕增速,带动水平旋转梭转运,此时勾线机工作。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旋转梭勾线机构装置的结构、剖面图。其工作情况如下:
水平旋转梭勾线机构由旋转梭〔20〕、圆柱螺旋大齿轮〔16〕、圆柱螺旋小齿轮〔17〕、梭心套压片〔23〕、梭心套支承板〔24〕梭心套挡板〔25〕、梭心套〔26〕、梭心〔27〕等构成。圆柱螺旋小齿轮套在旋转梭的轴上并和圆柱螺旋大齿轮啮合。梭心套压片〔23〕将梭心套压住。除梭心套〔26〕和梭心〔27〕、圆柱螺旋小齿轮〔17〕以外,所有零件安装在机座〔19〕内。圆柱螺旋大齿轮〔16〕通过轴〔28〕转动一周则带动圆柱螺旋小齿轮〔17〕转动两周,旋转梭〔20〕同步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梭的梭尖〔21〕转至机针〔22〕处时,勾住机针〔22〕抛出的线环,继续逆时针方向转运;通过梭心套压片〔23〕、梭心套支承板〔24〕、梭心套挡板〔25〕、最后绕过梭心套〔26〕和梭心〔27〕,此时,机针〔22〕的面线与梭心〔27〕的底线边锁,构成一个线缝的基本单元——线迹。
图6是另一种水平旋转梭勾线装置的结构图。其工作情况如下:
所有零件安装在机座〔29〕内。旋转梭〔30〕的梭尖〔31〕逆时针方向转至机针〔22〕处时,勾住机针〔22〕抛出的线环,继续逆时针方向转动,即将转至梭心套定位爪〔32〕处时,由于相应的凸轮机构作用,核心套定位爪〔32〕张开,让线环通过,随后即在拉簧〔33〕的拉力作用下与凸轮机构的配合下,自动闭合。此时,梭心套定位爪〔34〕又张开,让线环通过。同样,在拉簧〔35〕的拉力作用与凸轮机构的配合下,自动闭合。线环最后绕过梭心套〔36〕和梭心〔37〕,此时机针〔22〕的面线与梭心〔37〕的底线连锁,构成一个线缝的基本单元——线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工业部七三○六研究所,未经航天工业部七三○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自动油条机
- 下一篇:一种多规格熔量的熔条及其压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