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民用煤炉灶排污盆无效
申请号: | 85203254 | 申请日: | 1985-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2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宝文 |
主分类号: | F24C15/14 | 分类号: | F24C15/14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秀琴 |
地址: |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民用 煤炉 排污 | ||
一种用于民用燃煤炉灶的排污装置。
已有技术中,用于烧煤炉灶的排污装置有排污盘和套圈式排污圈。排污盘固定扣装在灶腔底部,可方便地适用各种锅具,但是由于盘腔矮小,由单一的排污腔嘴向烟囱口排气,使用锅具时炉火往往会产生被压抑或倾斜现象,大大降低了炉灶的热效率。因此,使用者往往在排污盘面上放垫物,使之与锅具底留有一定间隔,以避免炉火的受压抑或倾斜现象,但这就失去排污效果。套圈式排污圈平放在灶台面上,它是根据不同锅径而设计的一套从大到小的套圈,该排污圈使用起来很不方便:1.要根据所用锅具的锅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套圈;2.换用铁锅时又要把全部套圈都拿掉;3.使用小口径锅具和带嘴水壶不能排污。同时套圈与套圈交接处,以及套圈与锅具之间总有间隙,排污效果也不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排污装置存在的缺点的排污盆。它不但排污效果好,而且不降低炉灶的热效率;不但对各种类型、型号的锅具都能适用,而且使用都非常方便。
按照本发明目的设计的一种排污盆状似脸盆,底上开一个洞腔。排污盆高度以盆的上口沿高过灶腔烟囱口,且盆的底面与炉口保持一定间隔为宜。该排污盆固定安装在灶腔中,其上口沿直径与所处位置的灶腔的口径基本相匹配(如有点间隙,可用水泥密封);其洞腔正对着炉口;其外壁口径略小于灶腔壁内径,以使盆外壁与灶腔壁之间形成一个圆形的排污腔;排污腔与烟囱口相通。当锅具放在排污盆上,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随着余热气流先均匀地排入排污腔,再由处于排污腔上部的烟囱口排走,炉火不至于产生被压抑或倾斜现象,使锅底能均匀受热。按照这个原理设计而成的排污盆,结构比较简单,排污效果好,不降低炉灶的热效率(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过测试),能适用于任何类型、型号的锅具,而且使用都非常方便。
上述的排污盆底面还可以做成有若干个一定高度的垫脚(以做成同方向的螺旋形垫脚为好,这样既使排污盆底面与炉口保持有一定间隔,又能在盆底形成若干条排污道。使有害气体能顺着所形成的排污道进入排污腔。
排污盆还可以配有圈套,用以调节排污盆底洞腔口径的大小,以适用各种锅具。排污盆、圈套交接处都呈紧密配合。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排污盆示意图。
图2是大圈套示意图。
图3是小圈套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A)为排污盆,状似脸盆,其底上有一口径为二十二点五厘米的洞腔(1),洞腔沿断截面做成“~”形;排污盆(A)的底部有十二个呈反时针方向排列的螺旋形垫脚(2),垫脚(2)高度为一点六厘米;垫脚(2)绕至排污盆(A)的外壁构成十二条螺旋形排污道(3);排污盆(A)的高度以上口沿(4)高过灶腔烟囱口、盆底与炉口保持一定间隔为宜;排污盆(A)的外径略小于灶腔口径;排污盆(A)座放在灶腔中,上口缘(4)与灶腔壁呈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B-1)为大圈套,(B-2)为小圈套,用以调节排污盆(A)的洞腔(1)的口径大小,以适用不同口径的锅具。大圈套(B-1)的断截面为“一”形,小圈套(B-2)的断截面为“~”形。大圈套(B-1)的内径为十九点五厘米,外径以能刚好套进排污盆(A)的洞腔(1)的沿边凹处;小圈套(B-2)的内径为十三点五厘米外径比大圈套(B-1)的内径大一厘米。平时,当使用锅径比洞腔(1)大的锅具时,不要动用圈套。但套着大圈套(B-1)可做为正常使用;在使用锅径比大圈套(B-1)的内径小的锅具时,才套上小圈套(B-2)。这样,无论使用任何类型、型号的锅具,一般只须动用一个圈套即可。当煤炉灶封煤后,只要用锅具盛水盖住排污盆洞腔(1),既能利用余热,又能彻底排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宝文,未经黄宝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