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夹层通风省柴灶心无效
申请号: | 85203496 | 申请日: | 198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49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方明 |
主分类号: | F24B5/06 | 分类号: | F24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通风 省柴灶心 | ||
目前本地主要使用的是炉栅柴灶,这种灶没补氧装置,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不高。
发明夹层通风省柴灶心的目的是:按比例供氧,合理利用余热,使燃料能全部燃烧氧化,减少烟尘污染,放出最大热能,克服缺氧燃烧不完全和鼓风机高烟囟等增大风量,而被过多的冷空气带走热量造成的损失。
本省柴灶心是由灶体、外罩、门、底板等组成。
灶体:用1毫米厚的铁皮圈成圆筒状,直径220毫米,高140毫米,在离上口40~50毫米处打一排补氧孔,孔径10毫米,孔数9~12个,前面留门130毫米。
门:宽140毫米,高110毫米,下部中心位置用合叶与灶体连结,可开关。
外罩:取料高约160毫米,下部与灶体平齐,上部20毫米向灶体上口内弯,形成3~4毫米的口缝,外罩两端先向内折15毫米再向外折9毫米与灶体在开门的两边用锚钉连结,外罩与灶体间其他部分应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
底板:用1.5或2毫米厚的铁皮剪成直径216毫米的圆形,冲孔35~40只均布,孔径16~18毫米。
根据用户需要,可按此特征比例生产各种大小不同的省柴灶心。
此灶心安装在一般的柴灶里,用两根圆钢前后分开搁住,底板也搁在这两根圆钢上,如需烧稻草等多灰燃料,中间可再加2根圆钢低于原两根约40毫米,取下底板烧,灶心四周和灶腔用保温材料保温,上部开挖回烟道。
省柴是通过这几方面来实现的:
1、采用三次按比例供氧,使燃料氧化完全。烧火时,空气都从灶心底部进来,大部份从底板(6)上的通风孔进入燃烧室参加燃烧,为第一次供氧。另一部份空气进入灶体(2)和外罩(1)构成的环形腔,被加热后,一部份从灶体(2)上的补氧孔进入燃烧室为第二次供氧。最后环形腔内的热空气从外罩(1)与灶体(2)上口构成的口缝喷出为第三次供氧,经这三次供氧,一般的柴禾都能完全燃烧。
2、保温:灶体和外罩起了双重隔热板作用,使灶心内有较高的温度。
3、余热利用:灶体的部份散热,用来加热了补氧的空气。
该灶能达到和超过三“十”标准,即十分钟、十两柴,烧开十斤水,好的八两柴可烧开,烧开25斤水,用柴1.75斤,特别适烧稻麦秆等多灰燃料。热灶时加入粉末燃料,先生成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到上部得到补氧而燃烧,次柴也能得到旺火。
主要优点有成本低,改灶容易,便于推广,柴源广,烟尘小,并可装配成活动灶,用于战备野炊。
附图说明:1、外罩,2、灶体,3、门,4、锚钉,5、合叶,6、底板。
制造本产品的最好方式是灶体和外罩用卷板机卷成圆形,外罩口弯部份用液压机冲压成形,交接部份用点焊,底板冲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方明,未经杨方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