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引风机无效
申请号: | 85203765 | 申请日: | 1985-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765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秉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秉烈 |
主分类号: | F23L17/00 | 分类号: | F23L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童益令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 ||
1、一种用电动机[1]拖动的引风机,其特征在于它由端盖[2]、风轮[3]、壳体[4]、进风口[5]、挡风板[6]和调节片[7]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引风机的特征是:风轮〔3〕上有2片以上的主叶片〔8〕,1片以上的辅助叶片〔9〕,主叶片〔8〕同辅助叶片〔9〕的高度比为47:10,数量比为3:2,分别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引风机的特征是:从水平面上分,壳体〔4〕和端盖〔2〕上部半径小,下部半径大,下部半径圆心水平地在上部半径圆心的排风口侧,其距为两半径之差,其半径最佳比为10:11,风轮〔3〕安装在下部半径圆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引风机的特征是:风轮〔3〕的外径与壳体〔4〕的内壁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最佳风轮〔3〕的半径同壳体〔4〕上部半径比为4:5,风轮〔3〕的厚度同壳体〔4〕的深度最佳比为10:13。
5、根据权利要求3,引风机的特征是:风轮〔3〕的外径与壳体〔4〕的内壁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最佳风轮〔3〕的半径同壳体〔4〕上部半径比为4:5,风轮〔3〕的厚度同壳体〔4〕的深度最佳比为10: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引风机的特征是:进风口〔5〕呈喇叭形,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内径比小端内径之比为55:37最佳,大端内装有挡风板〔6〕,可通过调节片〔7〕来调节不同的角度,进风口〔5〕与挡风板〔6〕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进风口〔5〕的内径同挡风板〔6〕的外径最佳比为11:10。
7、根据权利要求3,引风机的特征是:进风口〔5〕呈喇叭形,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内径比小端内径之比为55:37最佳,大端内装有挡风板〔6〕,可通过调节片〔7〕来调节不同的角度,进风口〔5〕与挡风板〔6〕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进风口〔5〕的内径同挡风板〔6〕的外径最佳比为11:10。
8、根据权利要求4,引风机的特征是:进风口〔5〕呈喇叭形,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内径比小端内径之比为55:37最佳,大端内装有挡风板〔6〕,可通过调节片〔7〕来调节不同的角度,进风口〔5〕与挡风板〔6〕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进风口〔5〕的内径同挡风板〔6〕的外径最佳比为11:10。
9、根据权利要求5,引风机的特征是:进风口〔5〕呈喇叭形,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端内径比小端内径之比为55:37最佳,大端内装有挡风板〔6〕,可通过调节片〔7〕来调节不同的角度,进风口〔5〕与挡风板〔6〕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进风口〔5〕的内径同挡风板〔6〕的外径最佳比为1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秉烈,未经李秉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