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立体声电子听诊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3876 | 申请日: | 198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8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岳;沈景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李荣升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声 电子 听诊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诊断用的电子仪器。
在已有的听诊技术中,医生使用的是目前通用的双管听诊器,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电子听诊器,虽然利用各种不同的电子线路对内脏和肌体发出的声音进行放大和分频,但由于这些电路全都采用单一声电传感器,单声道传输,医生的双耳所听到的仍是同一种声音,因而医生无法通过听觉的双耳定位效应来确定肌体内各种杂音,特别是心杂音所发生的准确位置。医生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病理性心音所发生的具体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听诊的立体声电子听诊器,使用该仪器的医生能通过听觉的双耳定位效应感到在病人的肌体内有一幅清晰的声象,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出病理性心音的声源位置,从而对疾病做出更可靠的诊断结论。
本实用新型把立体声的声象定位原理应用于听诊器,其内容是采用两个声电传感器分别接收病人肌体上不同部位的肌体音,并分别通过两个对称的声道同时传输给左右两只相同的耳机。耳机输出的声信号分别送入医生的双耳,使医生能通过双耳定位效应判断声源的准确位置。其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1)、(2)是两个相同的声电传感器,装在听诊器的胸件中。使用时医生两手分别握持,放在病人肌体的两个不同的部位上,用以接收两部位的肌体音。(3)、(4)是两个相同的前置放大器,把微弱的肌体音放大。(5)、(6)是两个相同的倍频电路,这是考虑到心音的频率很低,而低频声波对于声象定位不利,因而通过倍频电路把心音的频率提高。医生在使用时,可以拨动选择开关K1(7),以根据诊断的需要,或者听取原来的心音,或者听取频率增高了的心音,(8)、(9)是两个相同的功率放大器,分别推动两个相同的耳机(10)、(11),供医生左、右耳分别听取。(12)是供电电源(13)的开关K1。
本发明的效果是,既能使医生听诊的准确度得到提高,特别是使经验较少而听觉灵敏的青年医生易于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又没有改变传统的听诊方式,使医生易于接受,它不仅完全适用于心音的听诊,而且也同样适用于呼吸音、食道音、胃肠音和胎儿早期心音,以及其它各种肌体音的听诊,立体声听诊是传统听诊技术的进步。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这种立体声电子听诊器仍采用传统的耳具(14),在两听管的下端各固定一只耳机(15),它们分别同盒体(16)中两个声道的输出功率放大器相连接。而两个装有声电传感器的胸具(17)则分别与盒体(16)中两个声道的前置放大器相连。使用时医生可把盒体(16)挂在胸前的衣襟上,双手各持一只胸具放在病人身体相近的部位上进行听诊。附图1中的电路和电源全都装在盒体(16)中,其中的前置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都属于公知公用技术。所采用的倍频电路如附图3所示。这是一个用定时集成电路构成多谐振荡器,输入低频波时,它输出的是经过低频调制的高频波的交流成分。鉴于听诊器的体积不能太大,必须采用微型电池,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必须减小电源消耗。因此采用低功耗的CMOS集成电路7555,C1是输入耦合电容器,R1、R2和C2决定振荡频率。C3是用于减少噪声的电容器。C4是输出耦合电容器。电阻均采用1/8W金属膜电阻,C2和C3采用微型玻璃釉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