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卧式蹬力小艇无效
申请号: | 85203883 | 申请日: | 1985-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388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27 |
发明(设计)人: | 方三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86 | 分类号: | B63B35/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晓明 |
地址: | 上海市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小艇 | ||
本发明属于一种人力小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于游乐或竞技用的脚蹬游艇或赛艇。
在现有技术中,有手力游艇和赛艇及脚力游艇,脚力游艇一般为脚踏游艇,尚无适于公开竞赛用的脚蹬赛艇,现有的脚踏游艇,一般由艇体、安置于艇体下方的舵及其手操纵的向上延伸的舵把、作为艇推进器的叶轮、与叶轮同轴安装的大牙轮、脚踏总成、联动脚踏总成和大牙轮的链条,以及踏用人的鞍座等组成。其艇体相对宽度一般较大,稳定性好,但水阻大,限制艇的速度,其脚力作用方式与骑式自行车相同,因被称之为发力角的从人体中心线和脚踏总成中心分别与髋骨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150°,踏力完全由踏用人体重的一部分或全部提供,踏力以体重为最大极限,从而也就限制了艇的速度。所以,现有的脚踏游艇速度慢,从未被采用作赛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度较快的脚力驱动的小艇,使之既可作为游乐艇,又可作为竞赛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对上述现有的脚踏游艇作了如下改进;将原来作为人体支撑机构的坐架改为适于仰卧或俯卧的体托,该体托与脚蹬总成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被称之为发力角的人体中心线和脚蹬中心分别与髋骨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大于150°,这就将原来的骑式脚踏体系变成卧式脚蹬体系,为了承受脚蹬时支承部件的反作用力,在人体支撑机构上装有肩挡,这就使原来靠体重踏用的骑式驱动体系变为靠支承器件提供反作用力的蹬用的卧式驱动体系,艇体改用细长的流线形体的浮筒,为了不使这种艇体丧失必要的稳定性,在艇体的两侧装有翻板式艇翼,有手闸控制艇翼,当设计为双人仰卧式游艇时可不装艇翼。为提高叶轮的推进效率,叶轮上装着辐向安装的一组浆叶形叶片。
本发明提出的卧式脚蹬小艇的优点是明显的,由于将原有的骑式脚踏体系变为卧式脚蹬体系并将原有的靠体重踏用的卧式驱动体系变为靠支承器件提供反作用力的蹬用的卧式驱动体系,从而使蹬力不受体重限制,充分发挥了人力,提高了艇速;由于艇体改为流线型,亦可减少水对艇体的阻力,进一步提高了艇速,同时因为它采用卧式蹬用驱动体系,将承受人体重量的与承受蹬力的部位分开,由适合于承重的臂、腰、背等部位支承体重,合理舒适,蹬用人发力部分分布广,功率大,耐力好,蹬用人重心位置低,人、艇共同重心亦低,有利于提供稳定性,经过上述改进的小艇,将成为更能吸引游人兴趣的游艇,并由于大大提高了艇速,亦可作为一种体育竞技用的赛艇。
下面将结合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从而使本发明的细节和优点更为明显。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俯卧式单人脚蹬赛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仰卧式单人脚蹬赛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仰卧式单人脚蹬游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仰卧式双人脚蹬游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这是本发明的一种适于竞技且艇速较快的俯卧式脚蹬赛艇的实施例。它由艇体[3]、舵[4]、艇翼[5]、舵把[2]、脚蹬总成[9]、支撑杆[10]、带肩挡的体托[1]、支架[6]、链条[11]、叶轮[8]和叶片[7]组成。艇体[3]为细长的流线形体浮筒;舵[4]为安装于艇体前下方的前舵,其舵把[2]向上延伸成为前扶舵把;并在舵把上有控制艇翼的手闸[13]。作为人体支撑机构的体托[1]为一俯卧用的体托,通过支架[6]安置于艇体中部上方,其上带有承受蹬力反力的肩挡;两个同轴的叶轮[8] 上沿辐向安装六个叶片[7]呈浆叶形。脚蹬总成[9]安装在位于艇体[3]尾部的支撑杆[10]上,人的蹬力通过脚蹬总成[9]和链条[11]传给叶轮[8]同轴安装的大牙轮[12](位于叶轮后),带动叶轮[8]和叶片[7]旋转,从而推进赛艇。这种赛艇,蹬用人以俯卧姿势发力,发力角大于150°,不会曲体压迫胸腹部,体力效益高;肩挡作用于人体,为蹬力提供支承部件的反作用力,蹬用人发力部位分布广,力量大,耐力好,航行速度快;人、艇纵向投影面积小,故航行阻力小;体托面积大,故支撑部位压力小,人和承部件摩擦减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未经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级魔方
- 下一篇:AppleII微型计算机专用Z—80联机仿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