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定量配出药丸的塑料容器瓶无效
申请号: | 85204083 | 申请日: | 1985-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08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5-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建昌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B65D8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量 药丸 塑料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塑料容器属于带有用于配送内装物为球形小丸的特殊装置的包装容器。
目前国内中药厂生产的中成药小药丸如藿胆丸、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所采用的包装容器,无论是塑料瓶或玻璃瓶均有一个瓶身、内盖和闭口盖。由于瓶内所装的药量不是一次服用剂量,故在瓶标上常标有:口服,每次多少克或用半外盖、一外盖量取等,作为剂量标准。然而,患者服药时不可能准确取量,且由于取药时必需打开闭口盖和内盖而造成药丸易污染,药丸在倒出时又易撒落。
要达到药物本身的治疗效果,服药剂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过量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不够剂量又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中成药小药丸的容器,带有定量配出装置,就可避免现有装丸药容器瓶的缺点,每次服药时可方便地按量取用,取药时不必打开内盖,瓶内的药丸不易污染,且药丸可不与手接触,符合卫生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丸药容器瓶是用无毒塑料制成的四个元件:瓶身,内盖,档盖和闭口盖组装而成。当小药丸灌装入容器瓶后,按紧带有圆孔的内盖,再将一个有圆孔的档盖按入瓶口,使之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当顺时针方向转到最大位置时,档盖上的圆孔与内盖的圆孔重叠,而反时针方向转到最大位置时,内盖上的圆孔被档盖档住。然后再拧上有定量杯的闭口盖便成,将并身倒置,闭口盖成为瓶的底座,外观更具新颖性。
服药时也很方便,只要将档盖顺时针方向旋到最大位置,药丸就从瓶中滚入闭口盖里的定量杯中,当药丸装满一杯为一次服用剂量,然后逆时针方向旋下闭口盖,与此同时已带动档盖逆时针方向旋转到最大位置,使出药的圆孔被档盖封闭,这样便可将杯中的药丸倒入口中。如当服药剂量有改变时,则药丸配出的量按定量杯上的刻度来控制。
下面参照实施例附图详细说明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瓶的纵向半剖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瓶档盖的俯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瓶身〔1〕的瓶口内壁有4条对称的凸椽,其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计,用于固定内盖的位置。瓶口外壁有一环形凹槽,用于固定档盖,但不妨碍档盖左右旋转,并有4个对称的粒状的凸椽〔8〕,凸椽的数量和位置视需要而定,其作用是限制档盖旋转活动范围。
内盖〔5〕的盖面有四个对称的圆孔〔2〕,盖壁有4条与瓶口内壁凸椽相螯合的凹槽,使内盖固定。
档盖〔6〕的盖面有4个对称的圆孔〔3〕,内壁有4个对称的粒状凸椽〔9〕,当档盖旋转时利用凸椽〔9〕和瓶口凸椽〔8〕的位置来控制可旋转的最大范围,档盖顺时针转到凸椽〔9〕和〔8〕相碰时,档盖不再旋转,此时档盖口的圆孔〔3〕和内盖上的圆孔〔2〕重叠,否则反之。瓶口内壁的条状凸椽数、外壁的粒状凸椽〔8〕的数量,与档盖的凸椽〔9〕,圆孔〔3〕、内盖的圆孔〔2〕的数量应一致,多少可根据需要设计。其凸椽〔8〕和〔9〕的形状不限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来控制档盖旋转的范围。档盖的外壁可以制成螺纹〔4〕与螺旋盖式的闭口盖〔7〕相连接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与闭口盖相接,只要达到包装密封,使用方便即可。
闭口盖〔7〕的外型成底座形,要使装有药丸的容器瓶能平稳放置,盖内的定量杯容积按所装药丸品种的一次最大口服剂量设计,并在壁上刻有刻度。
容器瓶的瓶身、内盖、档盖均可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材料制造,而闭口盖材料需用透明的无毒塑料如聚苯乙烯等。四个元件均可采用普通塑料制品加工成型工艺制造。
本实用新型制得的塑料容器瓶,造价低廉,特别适用于中成药小药丸的包装,也可用作颗粒制剂的包装,设计新颖,造型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建昌,未经黄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