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噪声织机无效
申请号: | 85204084 | 申请日: | 1985-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08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显群 |
主分类号: | D03D49/44 | 分类号: | D03D4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噪声 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了的有梭丝织机,特别是在降低噪声方面有特出效果。
现有的有梭丝织机引纬方法是用机械力将装有纡子的梭子瞬时冲击使梭子通过梭道把纬线带到对方。因此产生了很大的噪声,在梭子到达对侧梭箱时,又在极短的时间内依靠机械制梭的办法将梭子速度下降到零,也产生碰击噪声,瞬时的机械击梭和制梭是目前织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严重的影响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和污染周围环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在国外有喷水织机,该类织机噪声虽然低,生产率也高,但只适宜织造合纤织物;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吸音和隔音的消极降噪方法,但效果不显著。就申请人所知,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本办法解决有梭织机的噪声。本发明引用直线异步电机(上海工业大学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和直线电机(美S.A纳斯尔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理论,经过申请人多次可行性试验后完成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消除噪声源从根本上降低织机的噪声,提供了一种无噪声丝织机,並且使生产率比现有织机提高10%。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织机是由开口机构、打纬机构、投梭机构、卷取和送径装置组合而成,本发明对现有织机的开口、打纬和投梭三大机构作了改造,对这部分说明如下:
一、开口机构
为了适应定筘投梭。本发明采用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综框动程根据梭口大小由作图法求出,综框的运动规律采用正弦加速度,在运动始未两点的加速度皆为零,可避免冲击,适合高速。综框的升降是由装置在中心轴中间的一对共轭凸轮传动给与它接触的二转子使二转子臂摆动,又通过固定在短轴上的摇杆、连杆和开口轴上的摇杆使综框升降运动。如果采用多臂机开口机构。也可以在墙板外侧的中心轴上装置共轭凸轮,变转动为多臂机杆的升降运动,可达到同样的开口效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机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机总体结构点图,摇轴〔9〕和打纬凸轮轴〔10〕平行,中心轴〔17〕与主轴〔25〕垂直,又与开口双臂轴〔31〕水平织轴〔70〕在机身后部。
图3为本机构的结构图,中心轴〔17〕的中间装置主凸轮〔47〕,付凸轮〔46〕,分别与转子〔45〕相接触,转子装置在转子臂〔41〕上,能转动,当中心轴转动时,就能把转动变成为装置在开口双臂轴〔31〕的摆动,摆动又通过装置在开口双臂轴上的摇杆〔48〕和连杆〔50〕传动给装置在开口轴〔32〕上的摇杆〔33〕,使开口轴〔32〕摆动,装置在曲脚〔43〕上的提综杆〔42〕就升降提综了。开口双臂轴〔31〕装置在井字架〔24〕的二中间加强筋的轴承〔49〕上,中心轴〔17〕又用轴承〔44〕加强负载能力。
图2是开口共轭凸轮结构图,付凸轮〔46〕、主凸轮〔47〕分别与二转子〔45〕相接触,二转子又由二转子臂〔41〕固定在开口双臂轴〔31〕上。
二、打纬机构
本发明采用共轭凸轮打纬,筘座与投梭的梭箱分离,筘座由二筘座脚固定在摇轴上,摇轴的转动规律是由打纬凸轮轴上相同的二对共轭凸轮廓线所决定,在主轴迥转一周中,筘座运动至后止点时,筘座静止不动,作为投梭之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投梭力,减轻筘座质量有利高速,打纬凸轮轴又用同步皮带同主轴耦合,同步带的优点是噪声低。
筘座运动规律采用正弦和余弦曲线的组合,主付凸轮廓线用解析法求出,经过数学推导,得出实廓线方程为:
主凸轮 X=〔130Sinφ+65Sin(+u0-φ)〕+
y=〔130Cosφ-65Cos(u+u0-φ)〕-
付凸轮X=〔130Sinφ-65Sin(55.4°-u+φ)〕+
y=〔130Cosφ-65Cos(55.4°-u+φ)-
式中:φ--凸轮轴转角。筘座在后止点时为0°。
u--筘座位移角。筘座在后止点时为0°。
u0--筘座在后止点时,二轴中心连线与主动转子臂之间的的夹角由余弦定理求得u0=39.6°。
55.4°-筘座在后止点时二轴中心连线与转子臂之间的夹角,即为95°-u0=95°-39.6°=55.4°。
130--二轴中心距离,65-二转子臂长度。
26--转子半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机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显群,未经刘显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车外壳清洗机
- 下一篇:可调靠背高度的保健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