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隔热套或防热罩的电焊钳无效
申请号: | 85204252 | 申请日: | 1985-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25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恒业五金厂 |
主分类号: | B23K9/32 | 分类号: | B23K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防热 焊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电焊钳,特别是一种能降低手柄表面温升及操作者手背灼热感的电焊钳、适合于交、直流于手工电弧焊接。
现有的电焊钳包括一手柄〔2〕、导电体〔5〕,钳口〔6〕,弯臂〔7〕和弹簧〔8〕,其导电体、钳口、弯臂和弹簧等都带有绝缘罩。焊接时,大电流通过导电体,使导电体温度升高,并通过手柄传至操作者手部,温升过高,引起烫手,使操作者难以握持,直接影响操作。此外,电弧发生的辐射热使操作者手背灼热,尤其在坡口堆焊时,灼热感更强,也影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焊钳,它能在使用相同的焊接电流工作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电焊钳手柄表面温升及操作者手背灼热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导电体〔5〕与手柄〔2〕之间增设一隔热套〔1〕,隔热套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隔热套两端外侧有沿圆周分布的凸台,凸台高度约0.5~3毫米,故使隔热套与手柄之间具有约0.5~3毫米的间隙。焊接时,电流通过导电体〔5〕,(目前国内外产品均为有色金属制成),使导电体温度升高,此温升传至隔热套,使隔热套温度亦有所上升,因隔热套与手柄间有0.5~3毫米间隔,因而形成一定量的空气隔热层,使隔热套传递给手柄的热量大为减少,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手柄的表面温升。据测试结果,装上隔热套后,可使电焊钳原表面温度降低10度左右。
另一方面:在手柄〔2〕的前端部位装一防热罩,又能有效地阻 挡电弧发生的辐射热。防热罩由厚度为约1~3毫米的绝缘材料制成,防热罩最好呈曲面状,一端带有螺纹孔。在手柄前端部位由螺钉〔4〕紧固一环形圈套,环形圈套带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一般可4个,便于三个方向安装防热罩),防热罩可根据操作者的需要,用螺钉通过其一端的螺纹孔旋紧在环形圈套的不同方位的螺纹孔上,因此,防热罩可绕电焊钳轴心线固定于不同的方位,以适用不同焊接位置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手柄表面温升和操作者手背灼热感,具有防热和防热辐射的作用;另方面,还可采取些有效措施,使改进的电焊钳的成本几乎并不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由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焊钳的纵向剖面图;
图1中,隔热套〔1〕安装在导电体〔5〕与手柄〔2〕之间,电缆〔9〕通过隔热套〔1〕尾端插入导电体〔5〕尾端的接线孔内,并予以压紧。焊接时,电流经电缆〔9〕流过导电体〔5〕,使导电体及电缆温度上升,因为此温升需经隔热套再传至手柄,其间隙中的空气层亦起了隔热作用,使手柄表面温升降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焊钳的左视A-A剖面图:防热罩〔3〕呈半圆柱形曲面状,一端向轴心线缩小,有一突缘,与环形圈套尺寸吻合,突缘上有两个螺纹孔,通过螺钉〔11〕旋紧在环形圈套〔10〕上,环形圈套是用螺钉〔4〕紧固在电焊钳手柄的前端部位的。
在不需要使用防热罩〔3〕的情况下,可将环形圈套〔10〕与防热罩〔3〕一起拆卸下来。拆卸后仍保证电焊钳工作的原技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恒业五金厂,未经上海恒业五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