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电缆导向元件的电气插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4287 | 申请日: | 198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2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10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尔·鲁塞尔·科德伦;詹姆斯·普里塔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AMP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3/66 | 分类号: | H01R23/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栋令 |
地址: | 美国宾夕法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电缆 导向 元件 电气 插头 装置 | ||
1.电气插头装置包括一个绝缘的外壳11,它有一个开到外壳11后端的电缆接收口(31),它与外壳11内部的联系,有一排延伸到外壳前端的导线接收通道(33),其排列和排列成行的端子34相对应;一个导电材料的屏蔽元件(35)从后端绕着外壳11延伸以提供一个具本上绕开口(31)的连续屏蔽(35),其特征在于:
一个导电材料的电缆导向元件(12),具有前端(15)和后端(16),在(15)、(16)之间伸展着电缆支持底盘(14),从底盘(14)向上竖立着电缆定位凸缘(24,25),在凸缘(24,25)之间固定着在空间上相互隔开的伸展在电缆导向元件(12)前端和后端(15,16)之间的绝缘导线排(42)和电缆外皮(41),屏蔽凸缘(26)与底座直立在底盘(14)相对的边缘(18)和电缆定位凸缘(24和25)之间沿着后端伸展。
从而将一个具有剥去前端绝缘外皮(41)从屏蔽(43)中露出成排的绝缘导线(42)连同在电缆定位凸缘(24和25)之间的电缆(13)装入到导向元件(12)中;电缆导向元件(12)可以其前端插入到开口(31)内,以滑动导轨配合的方式导引导线排(42)进入各自的通道(33),而屏蔽凸缘(26)完全封住了电缆(13)每侧的开口(31)并且与屏蔽层(43)电气上相联接。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缆导向元件(12)是由金属薄板冲压成形的。
3.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元件(12)具有由底盘(14)上整个平的面上升起来的台阶部分(22),它与电缆外皮(41)的前端相啮合,当电缆(13)装到底盘(14)上时用以限制它的前移。
4.按照权利要求3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点在于底盘(14)向着前端(15)升高,提供一个集中支持电缆(13)的绝缘导线排(42)的平台(21)、台阶(22)用作限制部分。
5.按照权利要求4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限制凸缘(24和25)包括有为了在它们之间接收绝缘导线排(42),从平台(21)上竖立起来的第一对凸缘(24)和它们之间接收电缆外皮(41),从底盘(14)接近后端(16)处竖立起来的第二对凸缘(25)。
6。按照权利要求5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缆外皮定位凸缘(25)是一对弹性外皮夹紧支架,它从屏蔽凸缘(26)的端部以悬臂的方式向前延伸。
7.按照前述任意一个权利要求的电气插头,其特点在于,屏蔽元件(35)包括有以悬臂方式跨过外壳(11)底面向前延伸到开口(31)内的弹性档板(36),它与电缆导向元件(12)的底盘(14)相啮合。当电缆导向元件(12)被插入到外壳(11)内时,通过底盘(14)电气上连接到凸缘(26)上。
8.按照权利要求7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从电缆导向元件(12)的底盘(14)向下延伸的锁定突出部分(27)与档板(36)向前自由悬空端相啮合以把导向元件(12)卡住在外壳(11)中。
9.按照权利要求7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紧固用的凸出卡头(39),它被压低到开口(31)中,以便通过电缆外皮(41)和电缆屏蔽(43)把电缆导向元件(12)的底盘和挡板(36)压紧。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电气插头装置,其电缆导向元件是由金属薄片冲压成形的,其特征是它的前端和后端(15和16)之间伸展着电缆支持底盘(14),把在空间上分立的绝缘导线排(42)和电缆(13)的外皮(41)安放在底盘(14)上竖立的电缆定位凸缘(24)和(25)之间,电缆(13)是伸张在电缆导向元件(12)的前端和后端(15和16)之间的,屏蔽凸缘(26)在底盘(14)的两个侧边(18和18′)分别和电缆定位凸缘(24和25)之间沿着后端16从底盘(14)直立向上延伸。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电缆导向元件,其特征在于,底盘(14)向着前端(15)方向升高,提供一个集中支撑电缆(13)的绝缘导线排(42)的平台(21),由于台阶(22)与电缆外皮(41)前端相啮合,可以限制电缆(13)向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MP公司,未经AMP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