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前后轮驱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5204312 | 申请日: | 198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3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有义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部专利法律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同源 |
地址: | 甘肃省武***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轮 驱动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后轮驱动自行车,属于公知自行车的改进。
公知的自行车是由人的双脚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后轮前进的,只能锻炼人的双腿。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前后轮驱动自行车,除可用双脚驱动后轮前进外,也可由手臂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前轮前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将公知的自行车车把改装成左、右两个把杆(1、2),通过支承轴(6)与支承套(3)相连,组成可绕支承轴(6)上下摆动的活动车把;左右把杆(1、2)分别通过连杆(45)、曲柄(27)、前轴(23)与前轮(42)相连,组成可以将左、右把杆(1、2)上下摆动转变为前轮(42)转动的传动机构;前叉(41)通过支承挡(37)与前轴(23)相连,组成前轴(23)可以相对前叉(41)旋转的支承机构。其余部分均与公知的自行车相同。
这种前后轮驱动自行车可由前轮或后轮单独驱动,也可两轮同时驱动,以增加驱动力,这在负重、上坡时尤为有益。如果作为一种体育锻炼器具,则可使手臂和腿同时或交替运动,从而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下列附图:
图1 前轮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2 活动车把示意图
图3 把杆连接示意图
图4 连杆示意图
图5 曲柄示意图
图6 前轴剖面图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前轮驱动机构的一个实施例。活动车把由左把杆(1)和右把杆(2)两部分组成,左、右把杆(1、2)套在支承轴(6)上,可以绕其上下摆动(参见图2)。支承轴(6)焊接或用螺纹连接在支承套(3)上,左、右把杆(1、2)由钢球(7)、中挡(8)、外挡(9)、螺母(10)支承、定位。
左、右把杆(1、2)分别通过连杆(45)、曲柄(27)、前轴(23)与前轮(42)相连,组成可以将左、右把杆(1、2)上下摆动转变为前轮(42)转动的传动机构。连杆(45)一端套在把杆(1、2)上,另一端与曲柄(27)相连。连杆(45)可以是一根直杆,但图4给出的连杆结构可以较好地适应自行车运动中角度的变化。这种连杆由拉杆套(14)、螺母(15、16)、球头销套(17)、球头销(18)、螺母(19)、拉杆(20)组成。
图5为曲柄示意图。曲柄(27)一端套在前轴(23)上,由销(24)、垫(25)、螺母(26)固定;另一端通过销轴(30)、螺母(28)、外挡(29)、钢球(31)与拉杆(20)相连。
图6为前轴剖面图。为了使行进中前轴既可以带动前轮(42)转动,产生驱动力,又可以同前轴皮(21)分离,因此将前轴设计成一种棘轮轴(23),通过滚柱(22)、前轴皮(21)与前轮(42)相连。棘轮轴(23)两端分别装有前碗(38)、钢球(36)、支承挡(37)、前轴挡(35)、垫(34)、螺母(33)。支承挡(37)套在前轴(23)上,由前碗(38)、钢球(36)、前轴挡(35)支承、定位(参见图1)。
前叉(41)通过支承挡(37)与前轴(23)相连,组成前轴(23)可以相对前叉(41)旋转的支承机构。支承挡(37)通过螺栓(39)、弹簧垫(40)与前叉(41)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除以上改进外其余部分均与公知的自行车相同。与公知的自行车相比,重量仅增加约1公斤,成本增加约15元,因此容易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有义,未经高有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链齿式真空吸塑机
- 下一篇:一种方便的装、卸外胎工具—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