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有挠性传动件的内轮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4492 | 申请日: | 1985-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4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华 |
主分类号: | F16H7/00 | 分类号: | F16H7/00;F16H7/16;F16G1/28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乐中 |
地址: | 山西省太原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传动件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
公知的带有挠性传动件的传动装置如链传动装置、皮带传动装置,其传动轮的工作面皆为轮的外园周表面;公知的内齿轮传动装置中没有挠性传动件。这两种传动方式在单级传动时,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线都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单级同轴线或轴线距离较小(相对于主、从动轮的径向尺寸而言)的两轴间的差速传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将原带有挠性传动件单级传动中一个传动轮的工作表面,改在传动轮的内园周表面上,可称此轮为内传动轮。这时挠性传动件与内传动轮之间的传动是由改变后的内传动轮的工作面、挠性传动件与内传动轮相接触的工作面和一套支撑张紧机构共同完成的。在支撑张紧机构中,设有两个支撑张紧轮和一套支撑张紧轮位置的调节固定机构,支撑张紧机构安装在靠近内传动轮工作表面的部位。
在带有挠性传动件的内轮传动中,挠性传动件可以是链条。内传动轮则是链齿在轮内园周表面的内链轮。在靠近内链齿的部位装有一套支撑张紧机构。机构中的两个张紧轮要使处于链齿内的链节不致从正啮合的链齿间脱出,同时也使待进入啮合的链节处于待啮合的位置,保证啮合不断进行。在链传动的另一端,仍沿用公知的链传动形式,由链和链轮之间的啮合完成传动,这一端的链轮相对于内链轮来说可以称为外链轮,支撑张紧轮在支撑张紧轮支架上的位置是可调的。
本实用新型的挠性传动件还可以是皮带。其与公知皮带传动的区别是,传动中有一个皮带轮的工作表面在轮的内园周表面,可称此轮为内皮带轮。支撑张紧轮将皮带压在内皮带轮的工作表面上,通过带压力的接触传递运动。支撑张紧轮在支撑张紧轮支架上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在皮带传动的另一端,沿用公知的皮带传动。相对于内皮带轮,可称这一端的皮带轮为外皮带轮。鉴于皮带的几种型式,内皮带轮传动也可分成平皮带和双边三角皮带传动的不同型式。为增加传动强度可在与内皮带轮接触的皮带表面上制有花纹或凸起。内皮带轮传动用的双边三角皮带与公知双边三角皮带还有不同,其特点是在其截面中的两个梯形之间,还有一个矩形,为进一步增加传动强度,可以选用多条双边三角皮带。
与公知的传动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传动方式解决了在同一运动平面上,同轴线或轴线相距较小(相对传动轮的径向尺寸而言)的两轴间的单级差速传动问题。公知的传动方式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本实用新型用作同轴传动时,设计和制造的精度要求容易保证。装置的装配要求容易实现。本实用新型有链条、皮带传动等不同型式,从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动途径。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简图及实施例。图1是机构简图。其中:(1)内传动轮。(2)传动轮。(3)挠性传动件。(4)支撑张紧轮支架。(5)支撑张紧轮。(6)机架。图2是内皮带轮传动用双边三角皮带截面示意图。截面中两梯形之间的矩形部分是本实用新型特有的。图3是内链轮传动用于自行车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内链轮。(2)飞轮。(3)链条。(4)支撑张紧轮机构。(5)车架。(6)车轮。(7)脚蹬。
图1中,内传动轮(1)和传动轮(2)可互为主、从动轮。支撑张紧轮(5)的位置可由支撑张紧轮支架上的调节固定机构调节和固定。
图3的实施例中,传动过程是:由人蹬踏脚蹬(7),驱动内链轮(1),带动链条(3),带动飞轮(2),通过飞轮的棘爪最终可使车轮转动起来,完成传动。由图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传动系统结构紧凑。因而可以给整车的设计带来较大的变动余地;这种传动结构容易保证链传动中两轮轮轴平行、两轮运动平面共面的装配要求;几乎没有掉链的可能;链传动的安全防护较公知的链传动简化;在内链轮端的链传动要较公知的链传动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华,未经宋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