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荧光灯组合开关无效
申请号: | 85204506 | 申请日: | 198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5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臣 |
主分类号: | H05B41/04 | 分类号: | H05B4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沈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绍光 |
地址: | 黑龙江省嫩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组合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既是属于照明开关的领域,也是对供放电式灯用的启动器的改进。
荧光灯(俗称为日光灯)是一种低汽压汞蒸汽放电光源,它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光色好、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和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稳定成熟,所以目前已成为最常见的电光源之一。但是荧光灯在使用时不能把其灯管直接接到各种辅助元件(最主要的是镇流器和启动器),荧光灯及其辅助元件的接线称为荧光灯的接入电路,常见的荧光灯的接入电路可以根据启动设备不同而分为有启动器接入电路和无启动器接入电路,无启动接入电路比较复杂,价格也较为昂贵,很少采用;有启动器的接入电路较为经济,在工业照明和家用照明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有启动器接入电路中常用的启动器(起辉器)易于损坏,并且在气温低或电网电压低的时候,无法使荧光灯燃点。这个问题,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显得相当突出,给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上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供荧光灯使用的组合开关,它采用有启动器的接入电路,同时又省去了起辉器(启动器)和起辉器座,因而也克服了起辉器在气温低或电网电压低时,不易一次点燃荧光灯的缺点。在该组合开关中,除了通常的电源开关外,另外再附加一个由二极管和启动开关组成的灯丝加热用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半波整流作用,提供一稳定的直流电压使荧光灯灯丝加热,1~3秒钟后,只要使启动开关自行断开,二极管通路随之断开,此时由镇流器所建立的脉冲电压将使荧光灯点燃放电。由于本组合开关采用二极管代替起辉器的双金属片触点机构给荧光灯灯丝提供加热电流,使灯丝予热过程十分稳定,故可保证荧光灯在气温和电网电压变化时也能正常燃点通电。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荧光灯组合开关在安装时采用通常的有启动器(起辉器)的接入电路,其典型的电路之一如图1所示,图中系采用电感式镇流器(单扼流圈结构),其中虚线所包含的部分即是荧光灯组合开关,它包括通常的电源开关(Ⅰ)、二极管(Ⅱ)和启动开关(Ⅲ)、组合开关通过镇流器(Ⅳ)而同荧光灯(Ⅴ)相连接。荧光灯组合开关和常用的照明开关相类似,事实上它仅比照明开关多一个二极管和一对动、静触片,此外,再多安两根接线螺钉。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荧光灯组合开关也同常用照明开关一样可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械结构,完全可以在常用照明开关的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荧光灯组合开关其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中所给出的是拉线式荧光灯组合开关的结构简图,拉线开关的上盖(因已揭开而未画出)、底座(1)、拉线(2)、弹簧(3)、棘轮(4)、动触片(5)、静触片(6)和接线螺钉(7)(8)均与拉线照明开关(如国产的GX5-3型拉线开关)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在拉轮(9)和弹簧的一侧增加了一个二极管(10)、一组动、静触片和两个接线螺钉(11)(12),即用接线螺钉(11)接二极管的一端,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在弹簧芯柱(14)上,并以和芯柱固接为一体的拉轮(9)作动触片,静触片一端固定在接线螺钉(12)上,另一端紧贴在底座上的凹坑内。拉轮的形状应为椭圆形或蜗壳形,即使得其纵横两轴长短不等,当拉线开关向下拉动拉轮时(转动90°),其长轴能接触到启动开关的静触片(13),从而接通启动开关,与此同时棘轮也转动并接通电源开关,这时,电源开关通过镇流器、荧光灯一根灯丝、二极管和荧光灯另一极灯丝形成闭合迴路,给荧光灯灯丝加热,使荧光灯的灯丝迅速升温至赤热程度,只要将手一松开,拉轮由于弹簧的弹性力而复位(反转90°),其短轴使拉轮脱离同启动开关静触片的接触,和通常的拉线开关一样,棘轮使电源开关仍然处于闭合状态,故荧光灯在镇流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将被点燃。
图3系供安在墙启上用的平板式荧光灯组合开关,它与图2的开关在结构上大致相同。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图3中改由一根带弹簧卡的胶木板把(15)代替图2中的拉线和拉轮。当用手向下扳动胶木扳把时(同时带动棘轮旋转),扳把另一端导电杆(成90°位置)接触启动开关静触片,电源开关和启动开关同时闭合,加热荧光灯灯丝,而当把扳把继续向下扳(成180°位置),胶木扳把另一端导电杆又将同启动开关静触片脱离接触,此时电源仍将是闭合的,故荧光灯在镇流器脉冲电压的作用下即可被点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臣,未经王凯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