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币盒无效
申请号: | 85204618 | 申请日: | 198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618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中 |
主分类号: | G07F3/04 | 分类号: | G07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2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币盒 | ||
分币盒属于会计出纳员、售货员、售票员等对三种人民币分值硬币(伍分、贰分、壹分)进行分类的常用工具。
申请人没有看到有类似工具的报导及实用产品。
该发明的目的是:经常看到上述人员在结帐时,需要将收到的混合硬币,采用手工方法,一一挑选出来,费时费工费眼力。因此设计一种简单的分类工具是很有必要的。
分币盒就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分币工具。其原理及结构如下:
由于被分类的对象(硬币)是圆片形的,它们的直径不同,“伍分”硬币直径为24毫米,“贰分”硬币直径为21毫米,“壹分”硬币直径为18毫米。因此,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可以实现分类的目的。
分币盒由三个盒子组成,分别称为内盒、中盒、外盒。内盒的底部开满直径为22毫米左右的孔,“贰分”和“壹分”硬币可以漏下去,“伍分”硬币不能漏下去。中盒的底部开满直径为19毫米左右的圆孔,“壹分”硬币可以漏下去,存于外盒中,而“贰分”硬币则不能漏下去,留在中盒内。混合硬币倒入内盒后,摇动分币盒即可实现分类的目的。
研制中发现小直径的硬币叠在大直径的硬币上同步运动而无法通过漏孔,因此,在内盒和中盒内设置一刮板,刮板底边为直线距离盒底2毫米,(1.9~2.8毫米范围内)就可防止前述情况。当三个盒子套叠(或层叠)在一起时盒底处于不同的高度,形成储币空间。(见附图1)
分币盒解决了硬币分类工具的空白,克服了手工拣币的低效方式,提供了简单、实用、价廉、易做的有效工具。通过样品实际检验平均提高效率5~8倍。批量生产时估计成本约3~4元/个(塑料注塑成形)。
附图说明:(实施例)
图1:分币盒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中①内盒、②中盒、③外盒、④内盒刮板、⑤中盒刮板。
图2:分币盒俯视图
右半部为内盒俯视图、左半部为中盒俯视图。
图3:分币盒侧视图、局部剖视。
实现发明的最好方式:
①采用ABS塑料或其他硬质塑料注塑成形,盒底内表面要求光滑耐磨,盒底开了许多孔后仍有一定的刚度,可在盒底底面(即外表面)设计网状加强筋(附图未表示)。
②三层盒套叠或取出时能自由松动,考虑到局部变形盒间留有一毫米间隙,盒壁有斜度(附图设计内盒5°、中盒3°、外盒1°)使便于注塑拔模,使用中便于套叠和分解。
③盒底面积选择:附图设计为108×160平方毫米,也可设计为160×220平方毫米,建议生产单位生产大小两种规格的分币盒,以适用于不同的要求。附图设计的内盒盒底开有直径为22毫米的孔22个,孔与孔隔行错位。
④三个盒子深度的选择:附图设计分别为33毫米、53毫米、72毫米。大小两种规格的分币盒均取此深度为好。
⑤刮板系单独的元件,装入盒内固定槽后,保证与盒底间隙2毫米±0.1后用502胶固定。
⑥盒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多边形等,但底面积应保持在③中所述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中,未经陆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周边有齿刃或孔刃的刀具作静刀片的手动旋转式剃须器
- 下一篇:旅行多用方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