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盘管式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4800 | 申请日: | 198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800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培基 |
主分类号: | B01J14/00 | 分类号: | B01J14/00;F28D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管式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热交换能力的盘管式反应器,特别适于液相化学反应用的盘管式反应器。
一般在反应容器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需要严格控制各种理化条件:温度、压力、PH值等等,来实现反应目的。其中在控制反应温度上,一般要求反应器同时有热交换系统,来调节反应温度的高低变化。关于热交换器,现在可供选择的有如下几种;列管式、蛇管式、夹套式、翅片式、螺旋式、板式等。与反应容器共同设计,配套使用就成为热交换反应器。例如螺旋式热交换反应器,一般工厂在间歇操作中广为采用,其中螺旋盘管作为热交换载体通过的管道,浸没在盛反应物的反应容器中,来发挥热交换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对于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热交换的反应过程,这种反应器往往未能很好达到及时交换热量的目的,因而势必延缓了反应进程,影响了劳动效率与设备利用率,有时还将使生成物的质量恶化。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便于控制的,具有较强热交换功能的盘管式反应器,与其它反应器配套使用,有很好的热交换能力,并且可随时检测调节温度。采用本实用新型,还能为连续生产创造条件。
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我们设计了一条盘屈反应管道,外套有热交换容器,设有两个对流口与外热交换系统联接,除反应盘管进料口外,再设置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分设若干分枝细管与反应盘管接通。在外容器侧面开些孔,从盘管上再引出若干小套管,小套管开口端伸出外套容器,封闭端伸入盘管,伸入的长度不少于四分之三盘管直径。
这种结构的反应器,与现有的螺旋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相当类似,故制造时也是可以仿效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再与其它反应器配套成有连续作业性质的反应生产线,特别适合于对热交换要求比较高的液相化学反应,它能及时充分的使反应体系得到热交换,使反应在可允许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为下一步的连续操作克服了温度条件带来的限制。
下面给出一个具体例子,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盘管式反应器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2为盘管式反应器的俯视局部剖视图。
图1及图2中所给出的盘管式反应器,(6)为外套容器,容器(6)上设有热交换载体对流口(8),盘管(4)作为反应管道,盘管(4)每层设置一条分枝细管(3),所有的分枝细管(3)统一归口到第二进料口(1),并处在外套容器(6)腔内。第一种反应物料从反应盘管的进入口(2)输入,第二种反应物料就从第二进料口(1)进入,并经分枝细管(3)分流到各反应区。从盘管(4)的中层与底层,引出二条小套管(5),开口端伸出外套容器(6),封闭端伸入盘管(4),伸入长度为盘管(4)直径的四分之三,这小套管作插温度计用。盘管(4)每旋转一周其中心线下降距离为盘管(4)半径的三倍左右。分枝细管(3)的直径为反应盘管(4)直径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之间。这种结构的盘管式反应器,经搪瓷化处理,耐酸耐腐,用在染料生产中的硝化反应生产流程中,可与一般反应釜联用,被硝化物从盘管的管口(2)进入反应管道(4),通过阀门或其它设备来控制反应物的进料量。同时,含硝酸的混酸从第二进料口(1)进入,经分枝细管(3)分流到各反应区,整个系统工作同时运转,经反应盘管的出料口(7)出来的物料,已经得到较充分的热交换,将它导入另一反应釜就保证它能控制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顺利进行进一步的反应,为连续作业打下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培基,未经李培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