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快速切断阀的瞬时泄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4902 | 申请日: | 198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90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山;康杰;崔新珊;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阀门一厂 |
主分类号: | F16K13/08 | 分类号: | F16K13/08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切断 瞬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在系统中能够瞬时提供大流量回路的新型泄流装置。
使用在快速切断控制回路中的泄流装置,应能瞬时快速泄流。以实现阀门的快速切断,以往使用在系统中的各种阀均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具有能够提供大流量通路的装置中,例如苏联2407840/25-80专利所述的多级差动阀,由于采用多级差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稳定性、可靠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设计一种适合快速切断阀使用的新型泄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主要以压力差实现介质的密封;阀体〔1〕与阀盖〔2〕相接形成上部室和下部室。而上部室和下部室之间通路的密封分别由阀瓣〔3〕和阀体〔1〕的两个环形密封面〔11〕实现。上部室阀盖〔2〕上的控制孔〔9〕,在充满介质时,决定了该装置的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既可进行手动操作,又可远距离自动操作。处在阀体两道环形密封面〔11〕中心的孔为进流孔〔5〕,与系统供流管连通。阀体底部设有回流孔〔10〕,与处在阀体两道环形密封面〔11〕中间的回流孔〔6〕、〔7〕一样,与下部室和油箱 相通。阀瓣〔3〕上的通流孔〔8〕,在密封时,压力介质通过该孔进入弹簧腔,与弹簧〔4〕一起增加密封面的密封压力。在快速泄流时,弹簧腔内的介质通过该孔流出,使阀瓣〔3〕迅速上升。
该阀的工作方式是:密封时,系统内介质先通过阀盖〔2〕控制孔〔9〕进入上部室及弹簧腔,上部室充满介质,形成一定压力后,系统介质也充满密封面中心的进流孔〔5〕。利用上部室中阀瓣〔3〕与进流孔〔5〕所受介质的压力差实现密封。
泄流时,利用手动操作阀〔13〕或自动操作阀〔14〕使控制孔〔9〕和回流管〔15〕连通。上部室压力瞬时迅速下降,进流孔〔5〕压力大于阀瓣〔3〕所受的压力,使阀瓣〔3〕向上运动。同时,弹簧腔内的介质通过通流孔〔3〕流向上部室,此时,回流孔〔6〕、〔7〕打开,进流孔〔5〕与上部室、下部室同时连通,进流管〔16〕介质通过回流孔〔6〕〔7〕迅速流向下部室,从回流孔〔10〕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维修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瞬时泄流速度快。
附图是瞬时泄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盖、〔3〕阀瓣、〔4〕弹簧、〔5〕进流孔、〔6〕、〔7〕回流孔、〔8〕通流孔〔9〕控制孔、〔10〕下部室回流孔、〔11〕分别为设在阀瓣和阀体上的两道环形密封面、〔12〕油缸、〔13〕手动操作阀、〔14〕自动操作阀、〔15〕回流管、〔16〕进流管。
本实用新型曾实施于快速切断阀的控制回路中,参见附图。控制孔〔9〕与手动操作阀〔13〕、自动操作阀〔14〕相接通,进流孔〔5〕与油缸〔12〕连通。用于透平机的快速切断阀在开启状态时,自动操作阀〔14〕不带电,进油路通,瞬时泄流装置的上下部室互不连通。当透平机出现异常时,自动操作阀〔14〕带电换向,切断进入上部室的介质,并使上部室的介质连通回流管流回油箱。上部室介质压力迅速下降,进流孔介质压力打开上下室通路 油缸内大量油流迅速通过回流孔回到油箱,此时,油缸内压力迅速下降,受弹簧压力作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柄,使阀杆、蝶板旋转,从而关闭阀门,保证透平机出现故障时,紧急关闭管道,防止更大事故的发生。另外如检修需人为地关闭阀门时,只需手动操作阀〔13〕,也可完成上述的一系列动作。经试验,从阀门开启到阀门关闭仅在0.5秒时间内就可完成。
该瞬时泄流装置也可用于其它管道阀门的快速切断和需用油缸迅速推进的各种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阀门一厂,未经石家庄市阀门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节明暗的太阳眼镜
- 下一篇:洗衣机自动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