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带有拉链的包扎带无效
申请号: | 85204906 | 申请日: | 198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49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仁 |
主分类号: | B65D65/08 | 分类号: | B65D6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拉链 包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工业用包扎带。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一种长条形的包扎带包扎物体,例如优质管材的运输包扎;管道的防腐包扎;管道及设备的隔热层或隔音层包扎,在这些包扎中,包扎带往往成螺旋形状缠绕在被包扎物体的外侧,由于包扎缝互不联接,既使是采用较大的搭接,也难以包扎严紧,并且造成对包扎带的浪费,同时在包扎操作时,劳动力的支出也比较大。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欠的包扎带。
现以图1的一种实施方案为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其中:
〔1〕基带; 〔7〕定位孔;
〔2〕、〔3〕链齿; 〔8〕联接孔;
〔4〕拉链的开闭装置; 〔e〕拉合起点;
〔5〕拉合起点的固定装置; 〔d〕起始端;
〔6〕导片; 〔f〕被包扎物体。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长条形基带的两个边部设置了通长的连续链齿,包扎后所形成的螺旋状条缝被拉链的拉合所联接。
图1中的A是使用状态图;B是平面展开图。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条形基带〔1〕的两条侧边上各设置了一条型号相同的链齿〔2〕、〔3〕,根据包扎带的缠绕方向,选择一个起始端〔d〕,把两个已有技术中的拉链开闭器以小头相对的方式从起始端经导片〔6〕滑到链齿〔2〕上,领先滑入的一个为拉链开闭装置〔4〕,另一个为拉合起点的固定装置〔5〕,根据包扎物体〔f〕的周长和所需要的松紧程度,选择合适的拉合起点〔e〕,将拉链的开闭装置和拉合起点固定装置同时经另一导片拉到链齿〔3〕上,留下拉合起点固定装置不动,拉动拉链拉合装置不断拉合,就形成了一个筒形的包扎物。确定包扎松紧程度合适后,可用绳、铁线或者螺钉把拉合起点的固定装置以及拉链的开闭装置与定位孔〔7〕相联接,可防止其移动。
如果一条包扎带用不完时,可从尾部剪断,拉链的开闭装置可随时与在包扎带上临时打出的定位孔相联接。
如果一条包扎带不够用时,可利用端部的联接孔〔8〕以绳、铁线或者螺钉把两条包扎带连在一起,但所接续的包扎带必须重新安装拉合起点的固定装置和拉链的开闭装置。
基带的形状可以根据被包扎物体的形状而设计,例如图2中的M为两个边部平行的直线形基带,可供等截面的直线物体包扎用;N为正弦曲线形基带,一定波长的这种基带能够适应一定直径的管道弯头包扎用;R为螺旋形基带,能够适应锥形物体的包扎,当然还可以设计出其他形状的基带,但在各种形状的基带中,以两个边部平行的直线形基带需用量最大。
采用较大啮合强度的拉链所制造的直线形带,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穴子”,作为散状物料的储仓。
拉链在包扎带上的设置位置可以有两种型式:第一种是不代搭接边的,即两条链齿均设在包扎带的边缘上,如图3中的R所示;第二种是代搭接边的,即一条链齿设在包扎带的边缘上,另一条设在离包扎带边缘0.5至5厘米的地方,如图3中的S所示。
在小口径管道的包扎中,可以把一层或数层隔热、隔音以及耐腐蚀的柔性防护材料与包扎带结合在一起,这样会给施工及维修代来许多方便,但对于较大口径管道是不适宜的,因为会造成包扎带的体积过大,反而给施工代来不便。
为了加强包扎的防护功能,可以在包扎结束后,在外表面的拉链缝处粘上一种密封条或做涂层。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地在货物和商品的包装、管道保温以及粮食储存等方面得到应用,并有着明显的可取之处:
1.直线形带最适宜在管道保温层的包扎中采用,由于它的拉合起始点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因此能适应不同管径的保温包扎,并有良好的包扎外观,同时它对保温材料形状的适应性也较强,无论是成型的保温瓦或是絮状的保温棉都能够随填随包,既使对膨胀珍珠岩保温瓦这类易碎、易残破不全的保温材料也能实现良好的包扎。既能使保温材料得到充分地利用,又能减少“冷桥”的产生,有利于节能,而且也会使保温操作更为简化、迅速。作为商品或货物的包扎材料时,可使包装美观、简便。
2.虽然增加了拉链的消耗量,但由于可以节约包扎材料的消耗量,减少包扎操作劳动力的支出以及增加防护效果,因此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3.可以在包扎带上面印制文字及着色,有利于体现被包扎物体的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仁,未经张亚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