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多功能安全型拉线开关无效
申请号: | 85205103 | 申请日: | 198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103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笈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笈簧 |
主分类号: | H01H17/22 | 分类号: | H01H17/2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马跃文,李振勤 |
地址: | 山东省黄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安全 拉线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器开关装置,特别是一种安全型多功能拉线开关装置。适合于各种照明灯用开关,用于日光灯时可同时接通和切断二条电源线,并能取代起辉器,也可以做为单相和三相大功率电器设备的控制开关,用于各种照明灯和电器设备中具有触电保安功能,用于控制灯泡照明时具有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功能。
现有的用于各种照明灯上的开关装置,系只控制一条电源线的通断,属非安全型开关,日光灯用这种非安全型开关时,关灯后,灯管仍有乳白色的辉光闪动,有的持续一段时间后才消弱或消失,有的则通霄达旦,用手触摸灯管时,火线端辉光特别明显。凡是存在上述情况的日光灯管寿命均大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因上述原因,灯管寿命可减少40~70%。全国因此造成的损失,每年约数千万元。采用非安全型开关还存在下述二种危险:1.开关断开后,雷电波及系统过电压仍可能将灯具或其它设备击穿;2.开关断开后,灯及其它设备多数情况下仍然是带电的,误触电危险性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型多功能拉线开关,它可同时控制三条线路的通断,在线路断开时能确保灯具、设备及人身的安全,它可有效的克服非安全型开关的各种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方案实现的。图1中(I)为主视图。(II)为A-A剖视图,(III)为B-B剖视图。图中[1]、[2]、[3]、[4]、[5]、[6]分别为六角转轮的1~6档,[7]、[8]为二对铜片接点,[9]、[10]为固定螺丝,[11]、[12]为绝缘垫片,「13」、「14」为绝缘螺母,[15]为拉线钩,[16]为拉线,[17]、[18]、[19]为三个电源线输入端子,[20]、[24]、[25]为三个电源线输出端子,[21]为三角爪金属片,[22]为六角转轮,[23]为弹性金属片,[26]不罩盖旋转螺丝,[27]为罩盖压边,[28]、[29]为六角转轮中预埋的短路金属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如下描述:图中[17]、[18]、[19]三个电源线输入端子分别对应于[20]、[25]、[24]三个电源线输出端子,弹性金属片[23]和六角转轮[22]上的三角爪构成一对开关接点,[7]、[8]二对金属片接点分别上下二个金属片经垫片[11]、[12]绝缘相叠,二对金属片接点联通是靠预埋在六角转轮中的短路金属片[28]、[29]实现的。[28]短路铜片预埋在六角转轮中[1]、[4]对应线上,[29]预埋在[1]、[2]、和[4]、[5]对应线上。拉动拉线钩[15]就可以带动六角转轮转动,六角转轮转动360°可分为六档,不断的拉动转轮就可以使三对接点连续接通和断开,实现同时接通和断开三条线路的功能。用这种拉线开关控制照明灯时可将二条电源线分别接到[17]和[19]二输出端子上,再从对应的二输出端子[20]、[24]引出二条线接在照明灯上,便可实现同时控制二条线路的功能。
用这种拉线开关控制照明灯时可将电源线输入端子做成二个,相对应的电源线输出端子也做成二个。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非安全型开关的功能,同时又可同时切断二条线路,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用本实用新型控制日光灯。附图2是日光灯的线路图。附图1中的六角转轮顺序为[1]和[4]档电源线接通。一条是靠弹性金属片[23]与三角爪金属片[21]接通。另一条靠接点[8]被预埋金属片[29]短路接通的。附图2中的[30]是靠附图1的[7]和预埋短路金属片「28」实现接通的,用它取代日光灯的取辉器。当日光灯取辉后,转动六角转轮至附图1的[2]或[5]档,这时两条电源线仍然接通,因为三角爪金属片[21]和预埋金属片[29]如附图1中(III)所示延长到此档。由于[2]和[5]档没有预埋金属片[28],所以此时附图2中的[30]断开,日光灯投入辉光运行。从而实现取代日光灯起辉器的功能,又可同时接通和断开二条电源线。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笈簧,未经陈笈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