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体模拟计时钟无效
申请号: | 85205339 | 申请日: | 198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3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国平 |
主分类号: | G04B19/26 | 分类号: | G04B1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君智 |
地址: | 北京市崇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体 模拟 时钟 | ||
本实用新型属机械传动测时技术。
现时人们使用的座钟钟面,由时针、分针、秒针表现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有的还能显示星期和日期。至于形成时间变化的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自然现象,从座钟上是不能直接看到的。
本实用新型天体模拟计时钟是在普通座钟上加设地球仪、月球仪及宇宙星系模拟图罩,随着钟的正常走动,能将天体间相对运动的自然现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并能从座钟上看到当天对应的农历、公历和节气。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物体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的关系,把地球自转又在黄道上绕太阳公转的自然运动,设计成为以水平面作为黄道,使地球仪自转轴作与水平面成66.5°夹角的园周运动,以表示地球绕太阳的公转,而23.5°的黄赤交角则变为地球仪赤道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作为太阳的光源只需放在适当的对应位置上,如地球公转由赤道和黄道相交的交点线出发,这时太阳位于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也就是公历3月21日,这样就可简单清楚地模拟出天体间的自然运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图一所示的结构设计实现的:在普通座钟的顶部装一园盒形底座1,绘着宇宙星系分布模拟图的透明大半球面罩2扣在底座的外沿上。将由时针传动的中心轴5活套于底座中央固有的空心轴15内,中心轴上端固定有中心齿轮6,齿数为10齿。根据设计,时针转两周即二十四小时,使中心齿轮转一周。变速箱11底部中央固有空心支承轴17活套在空心轴外底部,支承轴中部一段外壁与轴心线成5°斜度,于该处活配有齿轮18,月球仪4的支杆20固定于齿轮18上,使月球旋转时与水平面成5°夹角。变速箱中有齿轮组7、8、9、10,各由大、小两个齿轮组成,大齿轮均为30齿,小齿轮均为10齿,采用行星轮系传动减速。齿轮10的小齿轮与45齿的固定齿轮14啮合,齿轮14固定于伸入变速箱的空心轴15上。因此,中心齿轮6与固定齿轮14的速比为365:1,就是说当中心齿轮6转365周时变速箱转一周,即地球公转一周时为一年。10齿的齿轮12固定在伸入变速箱内的地球仪3的自转轴13上,齿轮12和中心齿轮同时与齿轮7的大齿轮啮合。因此,中心齿轮转一周,自转轴13随之转一周,即地球自转一周时为一昼夜。齿轮18与齿轮16啮合,齿轮16装在齿轮8延伸出变速箱外的轴上,形成周转轮系传动。由于中心齿轮6与齿轮18的速比设计为29.5:1,因此当中心齿轮转29.5周时齿轮18转一周,即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时为一月。另外有指示环21活套于支承轴17底部,由齿轮18上的销子19伸入环上园孔带动其旋转,环外侧套有农历指示带,支承轴17底端固接有指示环22,环外侧套有公历和节气指示带。底座1在座钟正面部分有一个矩形开口,从中可同时显示出指示带上相应的公历、农历、节气。指示带可调节,以便逢润年、润月时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天体模拟计时钟,将普通的计时钟与模拟天体星系联系在一起,结构简单而新颖,使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运动情况直观、清楚地展示出来,为人们了解与增进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提供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国平,未经徐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放大装置的地球仪
- 下一篇:一种立体观片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