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喷式压力罐无效
申请号: | 85205425 | 申请日: | 1985-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425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29 |
发明(设计)人: | 于江;赵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江;赵莉 |
主分类号: | B05B11/06 | 分类号: | B05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装压缩气体和液体的罐装置。
日用以及工、农、商、医等行业使用的喷液罐都是预先在罐内装入压缩气体和液体。当打开喷射装置时,液体在压缩气体作用下自动喷出。为了保持正常压力,要求在液体喷完前不能将气体喷出。由于重力的作用,为保证只能喷出液体,使用时必须将喷咀朝下,这给使用带来不便。为解决此问题,通常的作法是在喷射器上装入一根管子,伸到底部,在不倾倒罐的情况下便可喷出液体。但这种罐不能头朝下使用,当罐内液体较少时,罐的倾斜角稍大就可能将气体喷出。然而实际使用中,要求罐在任意倾角时都能正常使用,上述两种罐装置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另外,在液体用完时这两种罐内的气体基本损失,罐不能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喷压力罐,它能在罐处于任意倾角时只喷出液体。液体喷完后,气体没有损失,当再灌入液体后,罐可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柔性弹性体将罐内要喷出流体(简称喷流体)与压缩气体隔开,喷射器置于喷流体这面。喷流体与压缩气体隔开的方式有三种。方法(一):用柔性弹性体将喷流体与压缩气体隔离,喷射器装在喷流体这面,弹性体与罐内壁密封联接,另外喷流体可装在弹性体内,弹性体直接与喷射器联接相通,压缩气体置于弹性体与罐壁之间,重要的是两种流体必须密封隔离。弹性体要柔软。方法(二):将压缩气体装入柔性弹性体内,为防止弹性体浮动,将弹性体与罐下部相连,喷流体置入弹性体与罐壁和喷射器之间。方法(三):用一个可移动物体如活塞,将两种流体隔开也可起到同样的效果。所有这些方法在打开喷射器时,喷流体在压缩气体作用下喷出,体积减小,另一侧压缩气体体积增大,由于柔性弹性体将两种流体完全隔离因此无论罐处于什么位置,工作时只能将喷流体喷出,另一侧压缩气体始终不会喷出,这样在使用完了时将喷流体压入罐内,压力罐可重复使用。上述的弹性体可以是塑料、尼伦、橡胶等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金属,根据两种流体的化学性质来选用弹性体,所选弹性体应不受流体的作用而影响正常工作。压缩流体可以是CO2、N2、惰性气体、空气、液化气体或其它气体。也可用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
本实用新型只需增加一个柔性弹性体,弹性体与罐壁联接工艺简单,罐处于任意位置匀可正常使用,喷流体用完时,压入液体,罐可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图1和图2给出: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力喷罐剖面图。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
图中(1)是喷咀,当压下压帽(2)时,喷管(3)下移,弹性密封垫圈(4)与弹簧(6)的底座(5)接触,并打开喷管(3)的孔与喷流体(8)、(12)接通,压缩气体(10)、(13)通过弹性体(9)、(11)或活塞挤压喷流体,喷流体通过弹簧底座(5)的孔及喷管(3)压帽(2)由喷咀(1)喷出。喷射器由(1)(2)(3)(4)(5)(6)构成。图1是将压缩气体装在弹性体内,喷流体装在罐壁(7)与弹性体(9)之间。图2是弹性体与罐内壁密封联接,其联接处可以是罐内壁的任意部位,或弹性体与喷射装置直接联接,将喷流体装在弹性体(11)内。所有这些方法对只喷出喷流体,保存压缩气体是等效的。图3是现使用的罐装置,由于塑料管是弯曲的,因此罐稍倾斜一定角度,使用时,压缩气体就会喷出,更不能头向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江;赵莉,未经于江;赵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