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双温全自动电热沸水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5512 | 申请日: | 198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5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宁乡县轻工业局科研所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晓斐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电热 沸水 | ||
双温全自动电热开水器属于住宅热水供应位置。
国内生产的电热沸水器普遍为单温电热型,容量多为140磅,功率约为6~9KW。这种单温电热沸水器只包括一个内腔,因而也只能提供一种温度的水。加之这种沸水器的功率不可能设计很大,以安装于宾馆楼房的单温型开水器为例,每到用热水高潮,顾客大量且又用热水,由于水的加热速度跟不上,因而很长时间没有开水喝。再则,当不需要大量开水时,热水器又将整桶水烧开备用,桶身虽有保温层,但散热量大。冬季,散发出的水蒸汽冷却后,沸水器周围的环境显得阴冷而潮湿。夏季,喷发出的水蒸汽却如同白色烟雾,扑面而来,热不可耐,因此其能源消耗很大。国外的电热沸水器也多为单温型,即使其相似于本实用新型的双桶结构,也只能提供一种温度的水。再则其结构复杂,管道大多露在沸水器的外面,空间占有面积太大,不宜于住宿场所(参见DE3210370C;NL7800706;GB1560782;DE3323058A;DT2837934;DT2851169;FR2370239;DE2337300A)。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从而简而易行地满足用户在短时间内对热水和开水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电热沸水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它简化了大量繁杂的管道设备,仅仅是在原有的贮水桶内增设一个可容20磅水的保温内桶,专供开水。该保温内桶中装有一个2KW左右管式电热器,使温度调定在98℃~100℃之间,其放开水开关设计成二位四通阀(如图1所示)。平时,外桶内的热水流经此阀和单向阀注入其内桶。放开水时,此通道关闭。20磅开水可装满四个水瓶,装完瓶后,关上放水开关,此时,60℃的温水自动注满内桶,约经10分钟,内桶的水温又可达到开水温度。若短时间内需要大量开水,只需将外桶的温度暂时调高即可。外桶基本采用现行结构,单独装有放水开关,桶内装有一个6~9KW的管式加热器,水温调定在60℃左右,主要供应热水。
与现有的开水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率高,无噪音。由于平时外桶的水温只控制在60℃左右,向周围的散热率只相当于单温电热开水器的1/3~1/2,与室内温度相近。这样一来,既节省了能源,又保证了环境不受影响,大大延长了整个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满足了用户即时获取热水和开水的需求。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其中(1)为二位四通阀,(2)为单向阀,(3)为2KW左右的管式加热器,(4)为迴水管道,(5)为开水管道,(6)为内保温层,(7)为进出气管,(8)为自动上水开关,(9)为外保温层,(14)为内桶支架,(15)为外桶,(16)为内桶,(17)为6~9KW管式加热器。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平面图;其中(10)为温度指示器,(11)为加温及保温指示灯,(12)为温度调节旋钮,(13)为放水开关。
本实施例结合附图解释如下:
本实施例由一个容量为140磅的外桶(15)和一个容量为20磅的内桶(16)组成。围绕外桶(15)的外层为外保温层(9),外桶(15)内装有一只6~9KW管式加热器(17)。内桶(16)由内桶支架(14)托起,围绕内桶(16)的外层也嵌有一层内保温层(6),内桶(16)内设有一个2KW左右的管式加热器(3)。迴水管道(4)与开水管道(5)由露在开水器外部的一个起开水开关作用的二位四通阀(1)相连。在位于外桶(15)中的迴水管道(4)上装有一个单向阀(2),以便外桶(15)中的热水单向流入内桶(16)加热成开水。在内桶(16)的上部安装一根进出气管(7),并在外桶(15)的左上方再装一个自来水开关(8),便于冷水自动灌入。在开水器的外部安装一对温度指示器(10),其下,各装一对加温及保温指示灯(11)。最后,在两个放水开关(13)上各装一个温度调节旋钮(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宁乡县轻工业局科研所,未经湖南省宁乡县轻工业局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