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径向离合器的方钻杆旋扣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5530 | 申请日: | 1985-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53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兰;唐上智;王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江苏如东石油机械二厂 |
主分类号: | E21B17/04 | 分类号: | E21B17/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春晓 |
地址: |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离合器 钻杆 旋扣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的方钻杆旋扣器。
在石油钻井过程中,钻头每向岩石钻进一个单根钻杆的长度时,都要将扭动钻杆柱的方钻杆提出井口,卸开方钻杆与钻杆柱的联接丝扣,将方钻杆与新单根钻杆的丝扣联接起来,然后再将接了新单根钻杆的方钻杆与钻杆柱的丝扣联接起来,完成上述工作后,钻井工作重新开始。
接入新单根钻杆的工作,以往是由钻井工人利用打吊钳松开或者上紧丝扣,用猫头绳旋出或者旋入丝扣,这种操作劳动强度大而且不安全。尤其是在卸开方钻杆与钻杆柱的联接丝扣时,由于钻杆内外泥浆比重不同,造成钻杆柱内孔与钻杆柱和井壁之间的环形空间里泥浆压力不同,泥浆由钻杆柱内孔里喷出来,喷到钻台上,更增加了钻井工人的劳动强度和不安全因素。
为了提高工效,改善钻井工人的劳动,人们设计了方钻杆旋扣器,根据美国国际工具公司(International tool Co)的经验,使用方钻杆旋扣器可以提高工效60%。
美国专利3,282,339所介绍的水龙头方钻杆旋扣器,是在水龙头和方钻杆之间接入一个方钻杆旋扣器的中心管,中心管是个管状零件,允许钻井时泥浆通过内孔流入井内,在中心管上固定一个大齿轮,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有一个由压缩空气和弹簧控制的小齿轮,向控制气缸供气,压缩空气推动控制活塞,使小齿轮向上升起去与大齿轮啮合,在完成啮合后,再打开通向气马达的气路,向气马达供气,气马达旋转时带动中心管旋转,进而带动方钻杆旋转,完成旋扣的目的,一旦联接丝扣的工作完毕。在切断气马达的压缩空气气源的同时,也将控制气缸的压缩空气气源切断,与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在弹簧力的推动下,缩回到原来的位置,小齿轮与大齿轮脱离啮合。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在正常钻井时,旋转的方钻杆不带动气马达旋转,延长了气马达的寿命。缺点是联接在方钻杆旋扣器中心管上的大齿轮,与上升的小齿轮有时啮合不上。影响了接单根钻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效的运行可靠的方钻杆旋扣器。
本实用新型的方钻杆旋扣器里带有径向摩擦离合器,在向气马达供气的同时,也向橡胶气胎供气,气胎膨胀,将摩擦片推向摩擦轮,使之成为一体。橡胶气胎是硫化在钢圈上或者用机械方法联在一起的,钢圈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以花键相联。摩擦轮与小齿轮也以花键相联,空套在动力输出轴上并且始终与大齿轮相啮合。大齿轮用键与中心管相联。所以当气胎将摩擦片推向摩擦轮时,动力就从动力输出轴传给小齿轮,驱动中心管,从而带动方钻杆旋转完成旋扣的目的。因为是摩擦离合器,所以挂合是没有任何啮合限制的。
本实用新型的方钻杆旋扣器有一个独特的继气器,装在气马达的进气口上,有上下两个阀室和两个一头是活塞、一头是阀板的阀,阀板靠弹簧力压在内阀座上。在需要气马达正转时,接通压缩空气气源,进气室充气,压缩空气压住上阀室的上阀,下阀板上气体推力小于活塞上的气体推力加弹簧力,下阀室的下阀板仍然坐在内阀座上,使压缩空气进入气马达的正转进气口,气马达正转。反转进气口接通大气。在需要气马达反转时,控制气路接通,由控制气路来的压缩空气,同时进入上下两个阀室,推动两个活塞,克服弹簧力,将上下两阀板都推离阀座,压在外阀座上。此时上阀板将气马达的正转进气口接通大气,下阀板将气马达的反转进气口打开,压缩空气进入气马达,气马达反转。因为使用了这种继气器,本实用新型的方钻杆旋扣器,只需要一根粗的气源管线,一根细的控制管线,少用了另一根粗的气源管线。
图1是方钻杆旋扣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方钻杆旋扣器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方钻杆旋扣器的继气器纵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方钻杆旋扣器的又一个施实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方钻杆旋扣器〔2〕,有个反扭矩承载装置〔1〕接到钻井水龙头〔3〕上,动力装置〔5〕装在方钻杆旋扣器〔2〕的侧面上,继气器〔6〕装在动力装置的进气口上,有气源胶管〔17〕和控制胶管〔19〕,气源胶管经鹅颈管〔9〕和钢管〔15〕相联,钢管上接油雾器〔14〕、分水滤气器〔13〕和球阀〔11〕,搬动球阀〔11〕的手柄〔10〕,就会有压缩空气自气管〔12〕进入方钻杆旋扣器〔2〕的动力装置〔5〕。气源胶管〔17〕和钻井水龙带〔8〕用钢丝绳〔4〕固定在钻井水龙头〔3〕的上壳体上。方钻杆旋扣器〔2〕上端接在钻井水龙头〔3〕上,下端接在方钻杆〔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江苏如东石油机械二厂,未经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江苏如东石油机械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面体智力积木
- 下一篇:遇障自动弹回的弹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