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自行车自身充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205571 | 申请日: | 1985-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571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绍德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自身 充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自身充气装置,它改进了自行车充气的传统工具和方法。特别是它可以满足自行车在外出行驶中途,车胎突然无气,急需不凭借任何专门的充气工具而能随时随地向车胎充气这一要求,适用于28型、26型、24型自行车以及用管件组成的各种机动车辆,如三轮车、残疾车等。
传统的自行车充气,需要单独的专门充气工具,如脚踏气泵,这种充气工具笨重、不便于外出时随车携带,因之,解决不了自行车外出行驶途中需要充气的问题。还有一种手持式竖把打气筒,平时附加在车架上,解决了随车携带问题,但它筒体容量小,充气效率低,一般臂力小的妇女及老年人,使用它感到很吃力,因之常使车胎充不到应达到的压力要求,且它的售价高达15元之上,不经济。
本装置旨在解决人们无需另备专门的充气工具,而在行驶途中,车胎突然无气,骑车人并不借助任何充气工具而能及时的利用自行车自身装置,向车胎充气这一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装置的构思是将自行车和充气筒结合在一起。即选用车座下面的一根斜竖管子兼作了充气筒的筒体,使此管一物二用,为适应该管的斜竖特征,在活塞和拉杆中间加两个万向球,使拉杆可以折成不同角度而不影响活塞的密封性,拉杆与手柄用调节长度螺纹连接,以适应不同体高人的需要,又为便于收藏手柄,车座上有手柄放置凹槽,平时可将手柄置入车座凹槽内,而将导气管放入车把的管腔内。这样,就把自行车和充气工具巧妙的结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赋予了自行车一种自身充气的功能。因之,无论自行车被骑到那里,都可以按需要随时随地向车胎充气。
本装置与传统充气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省去了设置专门独立的充气工具和平时需要携带与保管的麻烦,同时总的造价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使生产厂家有利可图,使消费者感到实用、方便、经济。
附图是一份示意图,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自行车座下面的一根斜竖管(1),它的管内腔是经过处理光滑的,在该管的下端是密封端头(2),它焊封死下端使之不能漏气,在密封端头(2)的上方靠车后轮一侧,装有出气咀(9),管内装密封活塞万向单向阀(3)及拉杆(5)万向球(4),它们是为自行车的斜竖管特征而设计的,目的使拉杆往复运动时,拉杆能随斜竖管自由折成任意角度而不致活塞倾斜,影响其它密封性。在拉杆的上端,是调节长度螺纹(6),它可以因不同人的体高而伸长或缩短。调节长度螺纹(6)与手柄(7)相连。平时手柄被揿入可置手柄车座(6)的凹槽内,乘骑时外面加上车座罩,使乘骑舒适。连接咀(10)和导气管(11)组成一起。平时被放入车头手把的空腔(12)内。整个构造就这样简单。
使用时,将导气管(11)两端的连接咀(10)一端与出气咀(9)连接,一端与车胎气门心连接,从车座上拉出手柄(7),就可以向车胎充气。无论骑到那里,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十分方便。但应当说明的是有的骑车人身体较矮,如感到手柄位置较高时,在使用时可以把自行车放在低处,人站在高处,如把车子放在马路边,人站在人行道的台阶上,即可解决高度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绍德,未经张绍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