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四辊压榨机无效
申请号: | 85205591 | 申请日: | 1985-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591U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传华 |
主分类号: | B30B9/20 | 分类号: | B30B9/20;A23N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管理处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建民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果、蔬压榨设备,特别适应野生珍果一刺梨榨汁的需要。
长期以来,人们力求提高辊轮式压榨机榨汁效果,扩大其适应范围作出改进,通常是从增加压榨机的压榨次数,改变辊辘直径加以改进,对其结构均无作出实质性变动,结果使得压榨设备结构复杂,适应性差,需要配备辅助设备(如破碎设备,分离设备)才能完成榨汁工序,并且加工和检修不便,操作比较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对辊轮式压榨机的结构进行实质性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榨汁效率高、适应性强,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就能独立完成榨汁工序的压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如图1所示,在三辊压榨机即包括机架、顶辊、前辊、后辊、底梳、排汁槽和排渣装置的结构原理基础上,将工作机构分为上、下两部份,上部是两块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上机架板(29),上支架板上装有料斗(26)、料辊(1)、顶辊(2)及料梳(3);下部是两块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的下机架板(30)为支架,下机架板(30)上装有前辊(4)、后辊(6)、底梳(5)及排汁装置(20~23)和排渣装置(24~25)上、下两部份的机架板的一端用铰销(28)连接,另一端连接一个既可预先调节顶辊(2)与前辊(4)和后辊(6)的初始开度,又可根据辊辘受力大小而改变其工作开度的调节装置(12~19)。调节装置由活动压板(13)、弹簧(14)、支掌板(15)、调整垫圈(16)、支掌轴(17)以及连结上述另件的螺栓(12)、垫圈(18)和螺帽(19)组成,支掌板(15)用螺钉固接在两块上机架板(29)上,支掌轴(17)支承在两块下机架板(30)上。弹簧(14)用橡胶材料制成。排汁装置固接在下机架板(30)上,它包括有前辊接汁槽(21)、后辊接汁槽(22)、排汁槽(23)和固定在前辊接汁槽(21)上的排汁梳(20),前辊接汁槽(21)和后辊接汁槽(22)的一端固定在下机架板(30)上,另一端与排汁槽(23)用一铰销连结。
如图2所示,料辊(1)、顶辊(2)、前辊(4)和后辊(6)的同侧轴端分装有齿轮,各齿轮之间传动关系组成一个齿轮传动系统。
齿轮传动系统是由料辊齿轮(7)、大齿轮(8)、顶辊齿轮(9)前辊齿轮(10)和后辊齿轮(11)组成。料辊齿轮(7)装在料辊(1)的轴端,大齿轮(8)和顶辊齿轮(9)装在顶辊(2)的轴端,前辊齿轮(10)装在前辊(4)的轴端,后辊齿轮(11)装在后辊(6)的轴端,料辊齿轮(7)与大齿轮(8)相啮合,大齿轮(8)与顶辊齿轮(9)固定在同一轴上,顶辊齿轮(9)固定在同一轴上,顶齿轮(9)固定在同一轴上,顶辊齿轮(9)分别与前辊齿轮(11)啮合,各辊辘的工作运动靠此组成的齿轮传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具备压榨整果的能力,因而能独立完成榨汁工序;(2)出汁率高,为螺旋榨汁机的1.6倍左右;(3)具备复榨(不渗水)能力;(4)能耗低,生产率为每小时300公斤榨制能力只需0.75瓦的动力消耗;(5)压榨过程中无温升现象;(6)体积小、重量轻,整机重为110公斤。
图1为四辊压榨机的装配简图。
图2为四辊压榨机齿轮传动系统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传华,未经张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民用微型引风机
- 下一篇:立交式十字滑槽椭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