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型液力偶合器无效
申请号: | 85205731 | 申请日: | 198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731U | 公开(公告)日: | 1986-08-13 |
发明(设计)人: | 程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33/00 | 分类号: | F16D33/00;F16D25/0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力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速控制的自动闭锁机构,应用于液力传动。
液力偶合器具有轻载起动、运行平稳和保护电机等许多优点,已作为标准的联轴器,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需要平稳起动或负载变化波动较大的场合。由于目前液力偶合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没有闭锁装置,因此液力偶合器在正常运转时的传动效率,比机械联轴器的传动效率要低,从而限制了液力偶合器的上述优点,不能在更多的场合得到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使液力偶合器在运行过程中能适时、自动地将泵轮和涡轮闭锁在一起,克服液力偶合器传动效率较低的弊病。
装有自动闭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输入轴套1、泵轮齿套2、泵轮5及外壳7连为一体,涡轮8、缸体10及阀体12连为一体,并通过平键15与输出轴16相固定。带有牙齿的活塞9通过平键4亦与输出轴16相联系。导油管13固定在支架17上。
液力偶合器起动前,活塞9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泵轮5与涡轮8之间无刚性的联接。
液力偶合器起动后,工作油液因离心力的作用,在外壳7内会形成有一定压力的油环,这些压力油经导油管13和输出轴16的中心孔可通到阀芯的底部。在液力偶合器达到额定工况之前,即输出轴16的转速不高时,压力油不能使阀芯14向上运动,此时缸体10的进油口和阀体12的出油口相通,没有压力油进入缸体10内,泵轮齿套2与活塞9上的牙齿依然保持如图1所示的分离状态。因此装有该装置的液力偶合器的起动过程和一般的液力偶合器一样,具有轻载起动、运行平稳等特点。
随着输出轴16的转速升高,阀芯14的离心力增大。当输出轴16的转速达到额定转速时,阀芯14产生的离心力和阀芯底部的油压力使得阀芯克服弹簧11的压力及阀芯14与阀体12间的摩擦力而向上运动,从而切断缸体10的进油口和阀体12的出油口之间的通道,使压力油进入缸体10,推动活塞9向左运动,使活塞9上的牙齿与泵轮齿套2上的牙齿相啮合,这样输入轴套1通过活塞9及平键4与输出轴16刚性地闭锁在一起,把液力偶合器传动变成为机械的直接传动。
在运行过程中,一旦电机因超载而即将堵转时,输出轴16的转速随之降低,阀芯14的离心力及外壳7内油环的压力、亦即阀芯底部的压力也降低,阀芯14在弹簧11的推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切断缸体10的进油口和导油管13的通道,接通缸体10的进油口与阀体12的出油口的通道。由于缸体10中无压力油存在,活塞9在回位弹簧3的推力作用下向右移动,使活塞9上的牙齿脱离泵轮齿套2上的牙齿。此时,闭锁装置不起作用,本实用新型又和一般的液力偶合器一样。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的优点是,它能把液力偶合器传动和机械传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不仅在起动工况和过载工况时,仍然具有轻载起动和保护电机的特点,而且在正常运转时,能够提高传动系统中液力偶合器这一传动装置的传动效率。特别是当使用大、中功率的液力偶合器时,可以节约可观的能源。
此外,由于这种液力偶合器闭锁装置动作时的滑差可以比一般的液力偶合器设计工况时的滑差大些,同时这种新型液力偶合器可以比一般的液力偶合器有较大的充油率,所以该新型液力偶合器与相同功率的一般液力偶合器比较,还具有径向尺寸较小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未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