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体胀缩控温元件无效
申请号: | 85205812 | 申请日: | 198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8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维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维琴 |
主分类号: | G05D23/02 | 分类号: | G05D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室 | 代理人: | 裴希文 |
地址: | 上海市黄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胀缩控温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液体为胀缩体的控温元件。液体的膨胀系数比固体约大100倍,且能产生较大的动作力和较高的灵敏度。
一般利用胀缩压力进行控温的元件有三种:
1.利用气体胀缩压力的胀缩饼,大都用于孵卵器和保温器的控温,气体的膨胀系数虽大于液体,但系非线性膨胀,且有弹性,不能产生较大的动作力。
2.利用固体胀缩压力的玻璃棒套铜管的控温器,多用于烘箱的控温,固体的膨胀系数相当于液体的1/100,故其灵敏度较差,但能产生较大的动作力。
3.利用两种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做成的双金属片受热弯曲来控制温度的控温器,多应用于烘箱和电熨斗等的控温,灵敏度较差,能产生的动作力也很小。
为了解决上述三种元件不足的缺点,而试制成功以液体为胀缩体的控温元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当元件受热升温时,由于液体大于壳体膨胀系数约100倍,所以壳体容积的增大小于液体体积的增大,致使液体推动活塞或半活塞向外伸出,顶开和活塞或半活塞相连的电触头而切断电路,因此,温度不再升高。切断电路后温度下降,随之活塞或半活塞内缩,电触头重新接通电路,温度又重新上升,如此循环运行,即可达到控温的目的。
液体胀缩控温元件的控温不是靠电阻变化,而是靠受热膨胀产生强大的推力作用于活塞或半活塞上来进行控制的,所以也适用于非电路的控温装置,可广泛应用在无电源区自动开闭炉门控制炉火强弱,煤油用孵卵器、保温器的火焰高低,以及自动开闭活门调节排热通风等方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和控温精度高等优点。本控温元件的制造,不因材料不同,形状大小和用何种液体而有所特殊要求,均可根据用途要求而变更。本控温元件的精度可达±0.1℃,控温范围可在-40℃~100℃以内变化,它是工业、农业、家用电器、以及非电路设施控温的理想元件。
本控温元件的具体结构由下述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半活塞式的液体胀缩控温元件。所谓半活塞式是指在运行中活塞能在液体受热膨胀时使其向外伸出,而温度下降后却不能退回原位。但当温度微降时,活塞却能灵敏地向内微缩。而在温度作大幅度下降时,就不能作大幅度复位,故只能用于高于室温的控制器。图1控温元件是由壳体(1)、充满壳体的液体(2)和半活塞(3)所组成。当温度升高时壳体中的液体受热膨胀,推动半活塞(3)沿箭头(4)所示方向外移,顶开电触头(图中未示出),切断电路。电路切断后,温度下降,液体冷缩,半活塞(3)沿箭头(5)所示方向内缩,使电触头重新接通,开始又一工作循环。
图2为套有软管套、套筒和装有活塞的液体胀缩控温元件。它由壳体(1)、充满壳体的液体(2)、封住壳体圆口的软管套(3)、紧套在壳体圆口上的套筒(4)和活塞(5)所构成。当温度升高时,壳体中的液体(2)受热膨胀,推动软管套(3)向外伸出,使活塞(5)沿箭头(6)所示方向移动,顶开电触头(图中未示出),切断电路。电路切断后,温度下降,液体(2)冷缩,活塞(5)随软管套(3)沿箭头(7)所示方向退缩,电触头又重新接通电路。这种结构的控温元件,活塞移动幅度大,可应用于各种高于和低于室温的控温器、空调机、冰箱及各种恒温箱的温度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维琴,未经林维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