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装在圆柱形压力壳堆芯中的小功率核反应堆无效
申请号: | 86100039 | 申请日: | 1986-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039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19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舍宁;温弗里德·瓦克霍尔兹;乌尔里克·韦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温反应器制造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18 | 分类号: | G21C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压力 壳堆芯 中的 功率 核反应堆 | ||
1、装在圆柱形压力壳堆芯里的小功率核反应堆具有下列特征:
a)侧反射层(10)和底反射层(9)分成一个内(19和22)和一个外反射层(20和23),内反射层(19和22)装在核容器(18)的里面,便于拆卸,
b)全装在核容器(18)里的顶反射器(11)直接放在燃烧元素上,形成固定的装料(7),由于可拆卸核容器(18),因而能互换,
c)内里的侧反射器(19)有很多管道,其中安装一些用于微调和关闭的吸收棒(21),
d)在压力壳(1)的顶部区是一个与盖子(5)相连接的中央开口(4),便于装拆核容器(1)及其内装的部件和燃烧元素,
(e)在顶盖(5)里的中央位置成垂直状态把冷却气体的鼓风机固紧,
(f)在压力壳(1)的整个内侧上安装一个冷却系统(24),它能把燃烧元素-装料(7)产生的热从压力壳(1)放出,
(g)在冷却系统(24)的前面,堆芯侧面装一个气封罩(25),在气封罩和外面的侧反射层(20)之间是一个用于输送冷却气体的敞开的环形室(26),
(h)原回路和冷却系统(24)布局合理,以致于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把余热安全排出,
(i)原回路的结构密封得很好,主要是由于焊唇密封,这样就不需要强制通风和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它的特征是原回路中气压是这样选择的,以致于气压超过冷却系统(24)内介质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燃料元素是一种高重金属装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吸收棒(21)用的驱动装置(29)装在穿通(38)的顶盖(5)的外部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在敞开的空间(12)内把导气罩(30)装在顶反射层(11)的上面,导气罩把鼓风机(15)的吸收侧和压力侧分开,并与核容器(1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转向环形室侧面上的气封的外套装上肋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肋条形成纵向肋条,这样,外面的侧反射层就可支撑住,此刻,冷却通道即告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核容器(18)立在一个金属支撑装置(14)上,该装置直接支撑在压力壳(1)的地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鼓风机马达(27)装在顶盖(5)的穿透(16)处内,中心装卸开口(4)装备一可拆卸的密封件(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其特征是,置于基础(31)上面的压力壳(1)的上面是一块坚实的混凝土护板(32),护板上面是一个轻型建筑方式的大厅(33),用来安装辅助系统和供给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的运转方法,其特征是,利用负的温度系数单独地把反应堆的功率调到鼓风机(15)的转速之上,并调节(控制)冷却系统(24)的二次流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其特征是,开始的过量的电抗与微调和关闭棒(21)以及易燃的中子毒剂相结合,在反应堆运转时将要出现的过剩电抗的变化,通过手工微调和关闭棒加以校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的运转方法,其特征是,在燃烧元素成功的烧尽之后,为了给核反应堆(6)卸料,把保护罩直接装在压力壳(1)上,核容器(18)在取下顶盖(5)后置于保护罩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的运转方法,具有下列特征:
(a)在鼓风机(15)不能工作时,靠自然对流把余热排出,这时在原回路中可能会出现压力上升,通过气体贮存器中的冷却气体的溢出进行校正;
(b)在卸压受到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石墨反射层(8)上的热传导和热辐射,把余热送给冷却系统(24);
(c)在冷却系统(24)损坏停运时,余热通过穿过压力壳(1)一管道送给周围的土地和大气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温反应器制造股份公司,未经高温反应器制造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